百运网
海运滞港费、滞箱费怎么产生的?如何规避(国际海运干货知识分享)
2025-11-13 15:23 作者:百运网

  滞港费是货物超码头免费堆存期未提货产生的仓储费,滞箱费是集装箱超船公司免费使用期未归还产生的使用费,两者独立核算,规避核心是 “提前规划清关提货时间 + 及时沟通申请延期”。

  一、两项费用的产生逻辑

  1. 滞港费(Storage Fee)

  产生原因:货物到港后,码头会提供免费堆存期(通常 3-7 天,热门港口或旺季可能缩短至 2-3 天),超过该期限未提货,码头按天收取仓储费。

  计费方式:按货物体积 / 重量计费(如每立方米每天 5-20 美元),超时越久费用越高,部分港口会按阶梯式涨价(超期 1-7 天一个标准,超期 8-14 天翻倍)。

  触发场景:清关延误(如资料缺失、查验)、收货人未及时安排提货、目的港内陆运输衔接不畅。

海运,滞港费

  2. 滞箱费(Demurrage Fee)

  产生原因:船公司提供集装箱免费使用期(通常 7-14 天,整箱比拼箱免费期长),从集装箱到港起算,超过期限未归还空箱,船公司按天收取超期使用费。

  计费方式:按箱型固定收费(20GP 每天 50-100 美元,40HQ 每天 80-150 美元),超期超过 30 天可能被船公司收取高额违约金,甚至起诉。

  触发场景:提货后未及时拆箱归还空箱、货物分拨延误、内陆运输距离远导致还箱超时。

  二、实用规避方法

  1. 提前做好清关准备,缩短到港后操作时间

  货物到港前 3-5 天,整理齐全清关资料(提单、发票、装箱单、HS 编码等),提前发给目的港清关行预审,避免因资料问题延误清关。

  若货物涉及检验检疫、特殊监管(如食品、机械),提前办理对应证书,确保到港后可快速通过审核,不占用免费堆存期。

  2. 精准把控时间节点,及时衔接提货

  跟踪货物运输轨迹,确认预计到港时间(ETA),提前 1-2 天联系目的港代理,预约提货时间,确保货物一放行就能安排提柜。

  拼箱货提前确认拆箱时间,避免因拆箱排队占用免费期;整箱货提前协调拖车公司,提货后 2-3 天内完成拆箱,及时归还空箱。

  3. 合理申请延期,避免被动扣费

  若预计会超期(如清关查验、运输衔接问题),提前 24-48 小时向船公司或码头申请延长免费期(部分船公司对长期合作客户可免费延长 3-7 天,付费延长成本低于滞港 / 滞箱费)。

  旺季或港口拥堵时,主动与货代沟通,让其协助向船公司申请 “豁免部分超期费用”,部分情况可减免 50% 以上。

  4. 优化运输方案,减少客观延误

  选择清关效率高的港口(如欧洲汉堡、美国洛杉矶长滩的快速清关通道),避开拥堵严重的港口(如部分东南亚、南美港口),减少到港后等待时间。

  若目的港内陆运输距离远,可选择 “港口附近仓储分拨”,先还空箱避免滞箱费,再慢慢安排内陆运输,降低仓储成本。

  5. 明确责任边界,避免沟通失误

  与货代、清关行、拖车公司签订协议时,明确各方操作时限和责任,比如约定 “清关需在货物到港后 3 天内完成”“拖车公司需在提货后 2 天内还箱”,避免因衔接失误导致超期。

  及时同步信息给所有相关方(发货人、收货人、代理),若出现突发情况(如查验、天气延误),第一时间沟通协调,避免信息差导致超时。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涉及到的所有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账单为准。)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