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清关中,货物被扣留(俗称 “扣关”)是发货人与收货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扣关并非 “货物必然被罚没”,而是海关因 “信息存疑、合规性不足或需补充材料” 暂停放行的临时状态。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快速定位扣关原因,并按海关要求提供对应解决方案,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分享常见原因及针对性处理指南。
一、最常见:申报问题导致的扣关(占比超 60%)
申报是海关对货物的 “第一印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不合规是扣关的首要诱因,具体可分为三类:
1. 申报信息与货物实际不符
常见场景:
品名模糊或错误:如将 “带电池的蓝牙耳机” 申报为 “普通耳机”,将 “品牌服装” 申报为 “无牌服装”;
数量 / 重量偏差:申报 100 件实际到港 90 件,或申报毛重 50kg 实际 60kg;
价值申报异常:为避税低报价值(如实际 100 美元报 20 美元),或为清关便利高报 / 虚报价值。
海关核心顾虑:怀疑申报不实,可能涉及偷税、走私或虚假贸易。
解决方法:
立即核对 “申报单据(商业发票、装箱单、报关单)与货物实际信息”,找出偏差点;
向海关提交 “情况说明”,详细解释偏差原因(如数量短缺是发货时漏装,价值低报是对申报标准不熟悉);
补充佐证材料:如低报价值需提供真实交易凭证(合同、付款水单),品名错误需提供货物说明书、成分检测报告,数量偏差需提供发货时的称重 / 清点记录、仓库出库单;
配合海关查验:若海关要求开箱查验,需确保货代或收货人在场,协助核对货物,确认无违规后,海关会按实际信息更正申报,补缴相应税费(若有)后放行。
避坑提醒:申报时需做到 “单单相符、单货相符”,品名需具体(如 “棉质男士 M 码 T 恤” 而非 “衣服”),价值按实际交易价格申报,避免因 “图省事” 或 “想避税” 留下隐患。

2. 申报要素缺失或不规范
常见场景:
关键要素遗漏:如电子产品未申报 “型号、品牌、产地”,机械零件未申报 “材质、用途”;
HS 编码错误:因 HS 编码归类错误(如将 “塑料餐具” 归为 “金属餐具”),导致申报要素与编码要求不符。
海关核心顾虑:无法准确判定货物属性,影响税率适用、监管类别划分。
解决方法:
由货代协助核对 “货物对应的 HS 编码及强制申报要素”(可通过目的国海关官网或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查询);
向海关提交 “补充申报单”,完整填写缺失的要素,若 HS 编码错误,需说明 “归类错误原因”,并提供 “HS 编码归类依据”(如海关归类指南、同类货物申报案例);
若涉及特殊监管商品(如医疗器械、化妆品),需补充对应的产品认证文件(如 FDA 认证、CE 认证),证明货物符合进口标准。
二、高频原因:文件材料不全或不合规
清关本质是 “文件与货物的合规性审核”,缺少关键文件或文件不符合目的国要求,必然导致扣关,常见情况包括:
1. 基础清关文件缺失
常见场景:
缺少核心单据:如商业发票、装箱单、空运提单(AWB)副本;
文件未按要求制作:如商业发票未盖章、未注明 “原产国”,装箱单未标注 “毛重、净重、体积”。
解决方法:
立即向货代或收货人补发缺失的文件,确保文件信息与申报信息一致;
若文件需特殊处理(如巴西要求商业发票公证、中东要求文件阿拉伯语翻译),需联系货代加急办理,避免因文件格式问题二次扣关。
2. 特殊货物缺少专属认证文件
常见场景:
敏感货缺认证:带电货物(如充电宝)无 MSDS 报告、UN38.3 测试报告;食品 / 化妆品无卫生证书、成分分析报告;
品牌货缺授权:销售带知名品牌(如 Nike、Apple)的货物,无品牌方出具的 “授权销售证明”;
特定国家强制文件缺失:如出口欧盟无 IOSS 号码(B2C 小包),出口美国无 AMS 申报、木质包装无 IPPC 熏蒸证书;出口沙特无 SASO 认证。
海关核心顾虑:货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侵权风险,或未满足目的国市场准入要求。
解决方法:
明确 “扣关通知中要求的缺失文件名称及标准”,由发货人或收货人加急办理(如向品牌方申请授权书、向检测机构补做 MSDS 报告);
若文件办理周期长,可向海关申请 “货物暂存”(需支付仓租),避免货物因超期被拍卖或销毁;
若无法补全文件(如品牌授权书无法获取),只能选择 “退运” 或 “就地销毁”,减少额外损失。
避坑提醒:发货前务必让货代确认 “目的国对货物的文件要求”,尤其是敏感货、品牌货或监管严格的国家(如美国、欧盟、中东),提前备齐文件是避免扣关的关键。
三、重点关注:货物本身不符合进口规定
若货物本身属于 “禁运品”“限制进口品”,或未满足目的国的质量、安全标准,扣关后处理难度较大,常见情况包括:
1. 货物属于禁运或限制进口品类
常见场景:
禁运品:如易燃易爆品、毒品、盗版商品、濒危物种制品(如象牙制品);
限制进口品:如未取得 “进口许可证” 的电子产品(沙特、阿联酋)、未备案的医疗器械(欧盟)、无检疫证明的活体动物。
海关核心顾虑:违反进口管制政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或知识产权。
解决方法:
禁运品:几乎无放行可能,通常会被海关没收,甚至追究发货人 / 收货人责任,需配合海关调查,避免产生额外罚款;
限制进口品:若收件人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目的国的 “进口许可证”“备案证明” 等文件,提交给海关后可办理放行;若无法取得,只能办理退运。
2. 货物包装不符合要求
常见场景:
木质包装未熏蒸:如木箱、木托盘无 IPPC 熏蒸标识,可能携带病虫害;
包装无合规标签:如食品未贴中文 / 当地语言的 “成分表、保质期” 标签,危险品包装无对应危险品标识;
包装破损:因包装破损导致货物泄漏、污染,或无法确认货物完整性。
解决方法:
木质包装问题:若未熏蒸,需联系当地检疫机构对包装进行补熏蒸,取得 “熏蒸证书” 后提交海关;
标签问题:由收货人在当地加急制作合规标签,贴好后拍照提交海关查验,查验通过后放行;
包装破损问题:若货物未受损,可申请海关允许 “现场加固包装”;若货物已受损,需按 “货物破损流程” 处理(见前文 “货物破损理赔”),同时补充包装后放行。
四、其他原因:收件人或海关流程问题
除货物与文件问题外,收件人配合不足或海关内部流程也可能导致扣关:
1. 收件人信息错误或无法配合
常见场景:
收件人信息有误:如收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错误,海关无法联系收件人确认信息;
收件人拒绝配合:如收件人不愿缴纳关税、不愿提供 “进口资质证明”(如 CPF 号、EIN 号)。
解决方法:
信息错误:由发货人提供 “收件人正确信息”,通过货代提交给海关更正,若地址变更,需确认新地址是否属于 “偏远地区”(避免产生额外费用);
拒绝配合:发货人需与收件人协商,明确 “关税承担方”(如合同约定 “DDP 条款” 由发货人承担,需补缴关税;约定 “EXW 条款” 由收件人承担,需督促收件人缴费),若协商无果,只能办理退运。
2. 海关随机查验或系统预警
常见场景:
随机查验:海关按 “风险布控” 随机抽取货物查验,无特定原因,仅为常规监管;
系统预警:因申报信息 “触发异常规则”(如同一发货人短期内多次申报低价货物),系统自动预警,启动人工查验。
解决方法:
无需过度紧张,由货代或收货人配合海关查验即可,若货物、文件均合规,查验完成后 1-3 个工作日内会放行;
若因系统预警被查,需向海关提交 “情况说明”,解释 “异常原因”(如多次低价是因为货物为样品,而非贸易品),并提供佐证材料(如样品合同、免费赠送证明)。
五、扣关处理核心原则:“快响应、找对人、备足证”
第一时间获取扣关通知:让货代或收货人在 “货物到港后 24 小时内” 查询清关状态,一旦发现扣关,立即获取海关出具的 “扣关通知单”(明确扣关原因、需补充的材料、处理期限),避免因 “信息滞后” 错过处理时效;
依托专业方推进:优先由目的国的清关行或合作货代对接海关(他们熟悉当地海关流程、沟通语言),避免发货人 “跨语言、跨流程” 直接沟通,降低效率;
证据链完整:无论补充文件还是说明情况,都需提供 “书面证据”(而非口头解释),如交易凭证、认证报告、照片视频等,确保海关能快速核实合规性;
明确处理期限:海关通常会给出 “1-2 周的处理期”,若逾期未处理,货物可能被 “强制退运” 或 “拍卖”,需紧盯进度,避免超期。
总结
清关扣关的本质是 “货物 / 文件未满足海关监管要求”,而非 “海关刻意刁难”。处理的关键是:先通过货代明确扣关原因→针对性补充材料 / 纠正问题→配合海关查验或审核。而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 “事前预防”—— 发货前准确申报、备齐文件、确认目的国规则,从源头降低扣关风险。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注意:上文所涉及到的所有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最终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