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0 月 30 日,美国政坛抛出一枚 “贸易重磅弹”—— 参议院以 51 票赞同、47 票反对的结果,高票通过决议终止前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这意味着延续多年的 “关税大棒” 政策,首次在国会层面迎来实质性反转信号。
此次参议院的行动并非孤立:本周早些时候,参议院已率先通过两项专项决议,明确取消对加拿大、巴西的额外关税,而此次表决则将范围扩大至 “全球全面关税”,并同步批准终止为实施关税设立的 “国家紧急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对阵营中,已有 5 名共和党议员 “倒戈” 支持终止关税,显示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分歧正在扩大。

关税政策为何 “失宠”?高盛早已戳破真相
特朗普时期推出的全面关税政策,曾被宣称是 “保护美国产业、让贸易伙伴买单” 的利器,但多年实践却让弊端彻底暴露。
高盛此前发布的报告早已指出核心矛盾: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才是关税成本的真正承担者。以对华关税为例,额外加征的税费最终要么转化为进口商的成本上涨,要么通过涨价转嫁给美国民众,推高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关税还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美国农业、能源等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多个州的农民曾多次抗议政策对生计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关税壁垒严重拖累了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少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制造业企业因成本飙升被迫缩减产能,而出口企业则因海外反制失去市场份额。这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效果,成为参议院推动终止政策的重要动因。
欢呼前先降温:法案落地还过 “两道鬼门关”
尽管参议院的表决释放出积极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税政策即将 “寿终正寝”。从立法流程来看,法案仍面临两大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道关:众议院的 “闭门羹”
根据美国立法程序,参议院通过的决议必须提交众议院表决。但此前众议院共和党人已多次公开阻止推翻关税的立法行动,甚至有美媒披露,众议院领导层已明确拒绝在明年 3 月前就相关议题进行投票。考虑到当前众议院的党派构成,决议连 “进入表决环节” 都面临巨大阻力。
第二道关:总统否决与三分之二多数门槛
即便众议院意外通过决议,仍需闯过最后一关 —— 若现任总统动用否决权,国会必须获得参众两院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才能推翻否决。从此次参议院 51:47 的投票结果来看,远未达到这一 “超高门槛”,这也让不少分析师认为,参议院的表决更具 “象征性意义”。
对中美企业影响:短期观望,长期存利好
对于深耕中美贸易的跨境企业而言,此次事件虽未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但仍释放出关键信号:
1. 关税成本压力或迎来缓解窗口
若政策最终落地,此前被加征额外关税的电子元件、纺织品、汽车零配件等品类,有望恢复正常税率。以跨境电商常用的小家电为例,目前约 15% 的额外关税若取消,单批货值 10 万美元的货物可节省 1.5 万美元成本,显著提升利润空间。
2. 避免 “突击备货”,保持理性规划
鉴于法案落地仍存不确定性,企业不宜盲目调整备货策略。建议继续通过 “海运 + 空运” 组合模式控制时效风险,同时密切关注众议院动态及海关政策更新,避免因政策波动导致库存积压或成本损失。
3. 重点关注两类商品的政策风向
从参议院此前的表决顺序来看,加拿大、巴西的农产品(如大豆、肉类)和工业原材料(如钢铁、铝)可能成为首批关税减免的试点品类。涉及相关供应链的企业可提前与海外供应商沟通,做好价格谈判和订单调整的准备。
贸易回归理性,耐心比机会更重要
参议院的表决,本质上是美国对 “关税保护主义” 的一次反思。但在党派博弈激烈的美国政坛,政策落地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与其纠结于短期政策波动,不如聚焦产品竞争力提升 —— 毕竟,无论关税政策如何变化,优质商品和合规运营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底气。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