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1 月 5 日,美国最高法院的听证会现场火药味十足。面对特朗普政府援引 1977 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关税的辩护,多名法官抛出尖锐质疑 —— 连由特朗普亲自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都追问:"你能找出历史上用 ' 调控进口 ' 字眼赋予关税权的例子吗?西班牙、法国也威胁美国安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侵删,谢谢!)
更致命的质问来自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这些关税本质是对美国人征税,而征税权从来属于国会"。这位保守派领袖直接点破核心矛盾:总统凭 50 年前的紧急状态法,就能随意对任何国家、任何商品加税,这是赤裸裸的权力扩张。
即便有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试图救场,提及尼克松时代的类似案例,但自由派法官杰克逊立刻反驳:"这部法律的初衷是约束总统权力,不是给其松绑"。目前 6 名保守派法官中已有 3 人表露疑虑,只需再争取 2 票,特朗普的关税体系就将崩塌。
特朗普急了:"输了国家就完了"
听证会当天,未到场的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连发数帖,将此案定义为 "美国历史最重要案件之一",直言败诉将导致 "国家毁灭"。这位向来强硬的前总统,真正怕的是三重连锁反应:
百亿退款 + 协议作废:美国海关数据显示,涉案关税已带来 890 亿美元收入,败诉意味着政府可能要向企业退还巨额资金,同时刚达成的多项贸易协议将被迫重启谈判。
外交筹码归零:特朗普一直将关税视为谈判 "核武器",从贸易逆差到移民问题都靠其施压。司法限制将让他失去最锋利的外交工具,正如财政部长贝森特所言,替代法律依据 "繁琐且灵活度低"。
权力根基动摇:若最高法院援引 "重大问题原则" 限制总统权力,未来行政部门在外交、经济领域的裁量权将被大幅压缩,这对正谋求重返白宫的特朗普而言堪称致命打击。
一场关乎美国国运的权力拔河
目前最高法院尚未公布判决时间表,但特朗普政府已紧急要求加速审理。这场较量本质是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一次压力测试:当总统以 "国家紧急状态" 为由扩张权力,司法部门是否能守住制衡底线?
法学教授阿贝利的评价或许揭示了本质:"若判决支持总统,将是美国征税权理解的根本性转变"。而反对者则担忧,放任行政权膨胀,最终会让国会沦为 "橡皮图章"。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官司都已留下深刻印记: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单边关税横行天下,即便是超级大国的总统,也终将被制度缰绳约束。
PS:本文由百运网编辑,综自新华社、央视新闻等,转载请注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