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货物装箱需遵循 “安全防护、合规适配、高效装载” 三大核心规范,操作要点集中在货物预处理、装箱顺序、重量平衡和标识标注上,直接影响货物运输安全与后续清关效率。
一、装箱前的核心规范(2 大准备)
货物预处理规范
清洁干燥:确保货物及包装无水分、油污或粉尘,避免受潮发霉(尤其海运环境湿度高)或污染其他货物(如液态货物渗漏)。若货物易受潮,需在包装内放置干燥剂(如硅胶包),并在外包装标注 “防潮” 标识。
包装加固:单个货物包装需能承受堆叠压力(海运中集装箱内货物会多层堆叠),纸箱需选择五层及以上瓦楞纸,木箱需符合目的国要求(如出口澳洲需熏蒸或使用免熏蒸胶合板,避免携带病虫害)。
装箱工具与材料准备规范
必备工具:准备封箱胶带(建议用高强度透明胶带,避免使用易脱落的纸质胶带)、托盘(货物需固定在托盘上时,优先选塑料托盘,承重性优于木质托盘)、缓冲材料(气泡膜、珍珠棉、填充棉,用于易碎品防护)。
特殊工具:装载超重货物(如机械零件)需准备叉车或液压搬运设备,确保货物平稳入箱;装载散装货物(如颗粒状商品)需准备密封袋或内衬袋,防止货物撒漏。
二、装箱中的操作要点(4 个关键)
重量平衡:避免偏载或超重
重货在下、轻货在上:将重量大的货物(如金属零件、机械设备)放在集装箱底部,轻货(如服装、文具)放在上层,防止集装箱重心偏移导致运输中倾斜,或压坏下层轻货。
控制单箱重量:严格按集装箱额定载重装载(如 20 尺柜额定载重约 28 吨,40 尺柜约 26 吨),避免超重被港口安检拦截;同时确保货物重量均匀分布,左右、前后重量差不超过 10%,防止船舶航行中货物移位。
空间利用:高效且防碰撞
紧密填充空隙:装箱时尽量让货物紧密贴合,空隙处用缓冲材料(如泡沫块、填充棉)塞满,避免运输中货物晃动碰撞(尤其易碎品,需单独用气泡膜缠绕 2-3 层,再用硬纸板分隔)。
按 “先大后小、先整后散” 顺序:先装体积大、形状规则的货物(如整箱商品),再用小体积货物填充缝隙;散装货物需先装入统一规格的箱子,避免直接散装入集装箱导致难以清点或损坏。
特殊货物操作要点
易碎品:除基础缓冲外,需在货物与集装箱壁之间加装木板隔离,防止箱体晃动挤压货物;在外包装醒目位置标注 “易碎”(Fragile)标识,提醒装卸人员轻拿轻放。
危险品:需严格按危险品等级分区装载(如易燃品远离热源、腐蚀性货物单独隔离),并在集装箱门内侧张贴危险品安全标签和 MSDS 副本,方便海关和船公司查验。
冷藏货:装箱前需提前预冷集装箱至设定温度(通常比货物要求温度低 2-3℃),货物装入后及时关闭箱门,避免温度波动影响货物品质;运输过程中需实时监控箱内温度。
单据与标识核对
箱内放置 “装箱单”:每个集装箱内需放入一份纸质装箱单(注明货物品名、数量、重量),方便目的港提货时核对,避免货单不符。
箱外标注清晰:在集装箱门或货物外包装上,用防水笔或标签标注收发货人简称、目的地、箱号、总件数(如 “TO: Los Angeles, Carton 1/10”),以及必要的运输标识(如 “向上”“防潮”)。
三、装箱后的检查与收尾
装箱完成后,轻晃集装箱或抽查货物,确认无明显晃动异响;核对实际装箱货物与装箱单是否一致,避免漏装、错装。
关闭集装箱门后,用专用铅封锁住箱门(铅封号需记录在装箱单和订舱资料中),防止运输途中货物被私自开箱;拍照留存集装箱外观、铅封号,作为后续货物追踪的凭证。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