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运货物称重与计费重量核算的核心逻辑是 “先测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最终取二者较大值作为计费重量”,具体流程和规则是怎样的?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货物称重流程(基础前提)
货物预处理:先完成包装(最终运输状态的包装),剔除包装外多余杂物,确保称重为 “货物 + 合规包装” 的总重量。
称重操作:使用机场或仓库的标准电子秤(精度≥0.1KG),将货物平稳放置在秤面中心,待数值稳定后读取,记录为 “实际重量(Gross Weight,GW)”。
批量货物处理:多件货物需分别称重并记录单件重量,再汇总计算总实际重量,避免漏算或错算。
复核确认:关键货物(如重货、大件货)需二次称重复核,确保重量数据准确,为计费和装机安全提供依据。

二、体积重量核算流程(轻泡货核心)
尺寸测量:用卷尺测量货物包装后的最长、最宽、最高边(单位:厘米 CM),测量时需按货物实际外形尺寸计算,不含突出的边角(但需包含包装厚度)。
体积计算:体积(CBM)= 长 × 宽 × 高 ÷ 1000000(单位换算:1 立方米 = 1000000 立方厘米)。
体积重量换算:行业通用标准为 1CBM=167KG(部分航司 / 航线可能有差异,需提前确认),即体积重量(Volumetric Weight,VW)= 体积(CBM)× 167。
特殊包装处理:不规则形状货物(如圆柱、三角形),按 “最长边 × 最宽边 × 最高边” 的外接长方体尺寸计算体积,确保换算不低于实际占用空间。
三、计费重量最终确定(核心规则)
单票货物核算:对比 “总实际重量” 与 “总体积重量”,取二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 “计费重量(Chargeable Weight,CW)”。
示例:某货物实际重量 80KG,包装尺寸 50cm×60cm×80cm,体积 = 50×60×80÷1000000=0.24CBM,体积重量 = 0.24×167≈40.08KG,因实际重量>体积重量,最终计费重量为 80KG;若实际重量 30KG,体积重量 40.08KG,则计费重量为 40.08KG(通常向上取整为 41KG 或按航司阶梯计费标准核算)。
重量等级适配:计费重量需匹配航司的重量等级(如 45KG、100KG 级),若核算出的计费重量未达下一级重量等级门槛,但按下一级计费更划算,部分航司 / 货代可提供 “等级运价” 选择(需提前协商)。
四、关键注意事项
包装重量计入:实际重量已包含包装重量,核算时无需额外加减,避免重复计算。
航司规则差异:部分航司对轻泡货的体积重量换算标准可能不同(如 1CBM=150KG),订舱前需确认承运方具体规则。
集装货物核算:集装运输的货物,需包含集装器重量(如集装板、集装箱),再按 “总实际重量 + 集装器重量” 与 “总体积重量” 对比取大。
费用关联:计费重量直接决定空运运费金额,核算错误可能导致后续补费或纠纷,建议提前与货代确认核算结果。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