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海运中的“截关”“截单”“截港”到底是什么意思?(国际海运干货知识分享)
2025-11-25 09:40 作者:百运网

  在国际海运流程中,“截关”“截单”“截港” 是三个紧密相关但含义不同的关键时间节点,直接决定货物能否顺利赶上预定船期,新手若混淆三者容易导致货期延误或产生额外费用。简单来说,三者的核心逻辑是:截单是单证截止时间,截港是货物进港截止时间,截关是海关放行截止时间,且三者的时间顺序通常为 “截单→截港→截关”(部分港口可能存在时间重叠,需以货代通知为准)。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海运,截关

  一、截单(Cut-off Time for Documents,简称 DOC Cut-off):单证提交的 “最后期限”

  截单指承运人(船公司)或货代要求发货人提交完整、准确的报关及运输单证的截止时间,核心单证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补料(收货人信息、货物明细、目的港等)、报关单等。

  船公司需要在截单时间前收集所有货物的单证信息,用于制作船舶载货清单(Manifest),这份清单会提交给海关、目的港代理等相关方,是货物报关、清关的基础。如果发货人未在截单时间前提交单证,或单证存在错误需要修改,可能导致船公司无法及时录入载货清单,进而影响货物装船 —— 轻则产生 “改单费”,重则货物被甩柜(无法赶上本船期,需改配下一班船)。

  需要注意的是,截单时间通常比截港、截关时间早 1-2 天,给船公司预留单证审核和录入时间;如果是信用证结算,提单信息需与信用证条款完全一致,更要提前准备单证,避免因修改导致错过截单时间。

  二、截港(Cut-off Time for Cargo,简称 Cargo Cut-off):货物进港的 “关门时间”

  截港指货物必须抵达指定港口堆场(整箱货物)或拼箱仓库(拼箱货物)的截止时间,也叫 “截货时间”“入仓截止时间”。

  港口或仓库需要在截港时间前完成货物的接收、称重、装箱(拼箱)、集港等操作,确保货物能按时被吊装至预定船舶。如果货物未在截港时间前送达,港口或仓库将不再接收,货物只能顺延至下一班船。这是因为船舶的装船计划是提前制定的,超过截港时间后,港口的吊装设备、堆场空间已分配给其他货物,无法再为迟到的货物预留位置。

  对于整箱货物,发货人需在截港前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送至港口堆场;对于拼箱货物,需在截港前将散货送至货代指定的拼箱仓库,由仓库完成拼箱后再运至港口。截港时间通常比截关时间早半天至 1 天,具体需结合港口作业效率和船期安排。

  三、截关(Customs Clearance Cut-off):海关放行的 “最后窗口期”

  截关指海关对货物完成报关审核并放行的截止时间,也叫 “报关截止时间”“结关时间”。

  货物需在截关时间前完成报关申报、海关审核(可能涉及查验)、税费缴纳(如需)等流程,获得海关放行通知后,才能被允许装船。如果超过截关时间,海关将停止对该票货物的报关审核,货物无法装船,需改配下一班船并重新报关,同时可能产生滞港费、仓储费等额外费用。

  截关时间是三个节点中最关键的 “最后防线”,通常与船舶的开船时间(ETD)间隔较短(如开船前 4-8 小时),具体由港口海关的作业效率和船公司的装船计划决定。需要注意的是,若货物在报关时被海关查验,会占用一定时间,因此发货人需预留充足的报关时间,避免因查验导致错过截关。

  三者的核心关联与实操注意事项

  时间顺序与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截单时间最早(给单证处理留时间),其次是截港(货物进港后才能报关),最后是截关(海关放行后才能装船)。例如:某船期开船时间为周五,截单时间可能为周三中午,截港时间为周四中午,截关时间为周四晚上。

  避免 “踩线” 风险:新手需提前与货代确认三个节点的具体时间,切勿卡着截止时间操作 —— 单证尽量提前 1-2 天提交,货物提前 1-2 天进港,报关至少预留 1 天时间,避免因突发情况(如单证错误、货物延误、海关查验)导致赶不上船期。

  特殊情况的处理:若确实无法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操作,需第一时间联系货代沟通,部分情况下可申请 “紧急截单”“紧急截港”(需支付加急费),但能否通过取决于船公司和港口的政策;若已错过截止时间,则需改配下一班船,及时调整贸易合同中的交货期,避免违约。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