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旺季(如欧美圣诞季、国内春节前后、跨境电商大促期等)往往 “一舱难求”,舱位紧张、运费上涨、排仓延迟是常态。对企业而言,抢占优先发货权需从 “提前布局、资源整合、策略优化” 三个维度入手,避免被动等待。接下来,百运网将为大家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旺季前:3 个月 “预埋动作”,锁定基础舱位
旺季的核心矛盾是 “需求暴增 vs 运力固定”,舱位争夺的关键在 “提前卡位”。建议至少提前 3 个月启动准备,重点做 3 件事:
1. 与货代 “绑定长期合作”,锁定预留舱位
旺季时,航空公司会优先将舱位分配给 “稳定发货的大货代”,而非零散客户。中小企业需通过 “长期合作 + 提前下单” 绑定货代资源:
提前确认合作框架:旺季前 1-2 个月与核心货代签订 “季度 / 月度包舱协议”,约定 “保底发货量 + 优先排舱权”(例如:每月保底发 500kg,货代承诺优先安排舱位,运费比散单低 5%-10%);
预付部分定金:对高频航线(如中国 - 欧美),可预付 10%-20% 定金给货代,锁定 “预留舱位额度”(货代通常会为付定金的客户预留 20%-30% 的舱位,避免被临时抢舱);
避免 “多货代比价” 导致资源分散:旺季时若同时对接多家货代 “比价压价”,可能导致每家都不愿优先分配舱位(货代更倾向于服务 “单一稳定客户”)。建议固定 1-2 家核心货代(1 家主做欧美线,1 家主做东南亚线),集中发货量换资源。
2. 预判需求,提前 “分批次订舱”
旺季临时订舱往往需排期 3-7 天(甚至更久),需根据自身销售节奏 “拆分发货计划”:
按 “紧急程度” 分批次订舱:将货物分为 “急需补货(如促销品)” 和 “常规备货”,急需货物提前 45 天订舱(锁定直飞航班),常规货物提前 30 天订舱(可接受中转航班,降低成本);
避开 “绝对峰值期”:例如欧美圣诞季的 “绝对旺季” 是 10 月下旬 - 11 月中旬,若货物可提前,9 月中下旬订舱(运费比旺季低 15%-20%,舱位充足);若需延迟,12 月初订舱(部分货代有 “尾舱折扣”,但需承担航班减少风险);
预留 “弹性舱位”:若销售预测不确定,可与货代约定 “可调整舱位”(例如:先订 1000kg 舱位,发货前 7 天可根据实际货量增减 20%,避免多订浪费或少订不够)。
3. 优化货物 “适配性”,提升舱位分配优先级
航空公司和货代在旺季会优先选择 “易操作、低风险、高利润” 的货物。调整货物属性,可提高被优先安排的概率:
控制 “单件货量 / 体积”:避免超大件(单边超过 1.5 米)或超重件(单箱超过 30kg),这类货物需特殊装机位置,旺季排舱优先级低。若需发大件,提前告知货代并标注 “可拆分”(拆分后更易适配货舱空间);
提前完成 “合规预审”:货物若涉及电池(如带电池的电子产品)、敏感品(如化妆品),提前准备好合规文件(如 UN38.3 报告、MSDS 证书),并让货代提前预审。合规货物无需二次安检,比 “问题货物” 排舱快 2-3 天;
选择 “轻泡货 + 重货搭配”:空运货舱需平衡 “重量和体积”(纯轻泡货占空间,纯重货压舱)。若企业既有轻泡货(如服装)又有重货(如五金),可与货代协商 “混合装箱”,帮助货代优化货舱装载率,这类客户会被优先照顾。
二、旺季中:“动态抢舱” 技巧,应对临时舱位波动
即使提前订舱,旺季也可能因 “航班取消、货代超售” 等突发情况失去舱位,需掌握 3 个 “动态补位” 方法:
1. 盯紧 “尾舱释放”,抓住 “临时补位” 机会
旺季时,部分客户可能因 “货未备好、取消订单” 导致舱位临时空出(即 “尾舱”),货代通常会在航班起飞前 1-2 天低价释放。需做到:
让货代 “开通尾舱通知”:告知货代 “接受尾舱”,并明确需求(如 “每天 18:00 前通知上海 - 洛杉矶的尾舱,可接受 100-300kg,2 天内可发货”);
灵活调整 “航班优先级”:尾舱多来自 “非热门航班”(如中转航班、凌晨航班),若货物非紧急,可接受 “中转”(比直飞尾舱机会多 30%),或 “更换起运港”(如上海舱位满,改从宁波 / 广州发货);
“小批量高频次” 抢舱:若需发 1000kg 货物,不要一次性订 1000kg,可拆成 2-3 个 300-500kg 的小单,尾舱多为小额度,小单更易补位。
2. “升级服务” 换优先级,避免排仓延迟
旺季货代通常会将舱位分为 “普通排舱” 和 “加急排舱”,适当增加成本升级服务,可缩短发货周期:
选择 “包板服务”:若月发货量稳定在 5 吨以上,可与货代 “包板”(即承包一块空运板位),包板客户享有 “优先装机权”,无需参与散货排仓(散货可能排 3-5 天,包板可 1-2 天装机);
支付 “加急费”:对紧急货物,向货代支付 “舱位加急费”(通常为运费的 10%-20%),货代可协调航空公司 “优先配载”(例如:原本排第 5 班的货物,提前到第 2 班);
“空派一体” 服务:若货物最终需派送到门,选择货代的 “空运 + 清关 + 派送” 一体化服务(而非仅订空运舱位),这类 “全链路订单” 货代更重视,会优先保障舱位。
3. 实时跟踪 “运力动态”,避开 “高风险航线”
旺季部分航线因 “天气、政策、运力调整” 可能频繁取消(如中东线因当地节日运力减少,欧洲线因罢工航班延误),需提前规避:
让货代提供 “航线周报表”:包含 “近期航班准点率、取消率、舱位剩余量”(例如:近一周上海 - 法兰克福航班取消率 10%,舱位剩余 20%;上海 - 伦敦取消率 5%,舱位剩余 10%),优先选择 “低取消率 + 高剩余量” 航线;
关注 “替代航空公司”:主流航司(如汉莎、国泰)舱位紧张时,可转向 “二三线航司”(如中东航空、埃及航空),这类航司旺季运力释放更灵活,舱位竞争较小(但需确认其是否有目的国清关资源);
避免 “单一航线依赖”:例如原本只走 “上海 - 洛杉矶直飞”,可提前规划 “上海 - 首尔中转 - 洛杉矶”“广州 - 温哥华中转 - 洛杉矶” 等备用航线,若主航线无舱位,立即切换备用方案。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