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涉及长途运输、多环节协作及复杂的国际环境,风险贯穿运输全流程,提前识别并规避这些风险是保障货物安全的关键。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分享一些常见风险及应对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运输环节:自然与意外的双重挑战
海运受自然环境和物流操作影响较大,突发风险难预测但可提前防范:
自然灾害:如台风、海啸可能导致船舶延误甚至沉没,货物进水、损坏。
应对:选择信誉好的船公司(船舶设备更先进,抗风险能力强);购买货运险(覆盖自然灾害损失);避开台风高发季节(如西北太平洋 7-10 月)发货。
船舶故障:发动机故障、船体破损等可能导致船舶滞留,货物延期交付。
应对:订舱前查询船公司船舶的维护记录;在合同中约定 “因船舶故障导致延误的赔偿条款”。
二、货物本身:从包装到特性的潜在隐患
货物自身状态和包装不当是常见损失源头,尤其需注意特殊商品:
包装问题:纸箱强度不足、木箱未熏蒸(可能被目的国海关扣押)、液体货物密封不严(渗漏污染其他货物)。
应对:根据货物特性选择包装(如易碎品用缓冲材料,液体用防漏容器);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木质包装需办理熏蒸证明。
商品特性风险:如生鲜货物腐烂(冷藏集装箱温度故障)、危险品泄漏(未按 IMDG 规则正确申报)。
应对:生鲜货物使用带温度监控的冷藏箱,提前确认船公司的冷链资质;危险品必须由有资质的货代操作,严格提交《危险品申报单》。
三、清关与合规:政策与流程的 “隐形门槛”
各国海关政策差异大,合规性问题可能导致货物扣关、罚款甚至销毁:
申报错误:HS 编码报错(如将 “普通服装” 误报为 “名牌服装” 导致税率差异)、货值低报(被海关认定为走私)、遗漏申报要素(如电池类产品未申报 “是否含锂电池”)。
应对:由专业报关行核对 HS 编码和申报要素;如实申报货值,保留采购发票等凭证。
政策变动:目的国突然调整进口禁令(如新加坡对某些塑料制品的进口限制)、增加关税(如中美贸易战中的加征关税清单)。
应对:通过海关官网或专业机构实时跟踪目的国政策;与客户约定 “因政策变动导致的额外费用由双方分担”。
四、人为因素:操作失误与恶意行为
从订舱到派送的全流程人为操作,可能因疏忽或恶意导致风险:
货代 / 船公司失误:订舱信息录入错误(如目的港写错)、提单与货物不符(如箱号错误导致无法提货)。
应对:选择有资质的一级货代(避免层层转包);收到提单后仔细核对所有信息(发货人、收货人、品名、箱号等)。
盗窃与欺诈:集装箱在港口或运输途中被撬(高价值货物易成为目标);“无单放货”(船公司在未收到正本提单时放货给收货人,导致发货人收不到货款)。
应对:高价值货物购买货运险附加 “盗窃险”;采用 “信用证” 结算(银行把关提单,降低无单放货风险);要求船公司出具 “电放保函”(明确电放条件)。
五、合同与法律:责任划分不清的 “后遗症”
运输合同条款模糊或未明确风险责任,可能导致纠纷时无法追责:
责任条款缺失:如未约定 “货物延误的赔偿标准”“货损后的举证责任”。
应对:使用国际通用的运输条款(如 INCOTERMS 2020),明确买卖双方在运输、保险、清关等环节的责任(如 FOB 条款下,买方负责订舱和保险;CIF 条款下,卖方负责投保)。
总结:风险防控的核心逻辑
国际海运风险的本质是 “信息差” 和 “不可控因素” 的叠加,防控关键在三点:
前期排查:了解货物特性、目的国政策、船公司资质;
工具对冲:通过货运险转移损失风险,用规范合同明确责任;
全程跟踪:利用船公司的货物追踪系统,实时监控运输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沟通。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建议您先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获取定制方案。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