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中美第四次交锋,川普罕见承认美国不行了!
2025-09-17 12:00 作者:百运网

  当地时间周三,中美第四次高层磋商在西班牙首都落下帷幕——6小时闭门会谈里,美国财长贝森特带着“稀土关税豁免”的诉求而来,最终却在中方“核心利益不容让步”的强硬态度下空手而归。

微信图片_2025-09-16_160201_878.jpg
从施压到认怂的180度转弯

就在外界以为“美方又要放狠话施压”时,一贯嘴硬的特朗普突然在Truth Social上甩出3000字长文,一句“美国的制造能力已经退化到令人羞耻的地步”,直接砸懵了全球舆论。  

微信图片_2025-09-16_163125_281.jpg

要知道,这可是那个喊了七年“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前几天还在竞选集会上宣称“要把中国甩在身后”,转头就承认“以前我们一天能造一艘驱逐舰,现在三年都凑不齐零件”;上周刚威胁“对华加征新关税”,如今却坦言“我们连稀土加工设备都造不出来,拿什么跟中国谈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9-16_163202_570.jpg

从“极限施压”到“公开认怂”,短短72小时,这位美国前总统的180度转弯背后,藏着中美博弈的惊天变局,更暴露了美国早已藏不住的致命软肋

三重困境逼出川普“认怂”?

  特朗普的反常表态,本质是美国内忧外患的集中爆发。在中美第四次交锋的节点公开示弱,实则是底牌尽失后的必然选择:

01
产业空心化戳破“伟大神话”

造船业的对比只是缩影。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制造业占GDP比重已从1965年的28%跌至如今的8.4%,连航母建造都连续出现交付延期。

更致命的是,美国已沦为资源与农产品出口主导国,在稀土等关键领域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这也是中方在谈判中态度强硬的核心底气,毕竟“卡脖子”的主动权已悄然易手。

wechat_2025-09-16_164902_121.png

特朗普试图用“吸引外资建厂”破局,但现实早已堵死退路:过去半年他一边提高关税,一边收紧移民政策,外国企业早已用脚投票。

正如网友嘲讽:“既要筑墙又要引资,好比既关城门又喊迎客”。

02
内部分裂瓦解施压底气

谈判前夕,特朗普重要政治盟友查理·柯克遇刺身亡,建制派与MAGA派陷入“不死不休”的对抗,政治暴力事件频发。

592587f1f7974db9976d16a6dba9b79e-1.jpg

更棘手的是,他倚仗的农民群体因对华关税反制濒临破产,支持率跌至上任以来新低。在中期选举临近的节点,继续对华强硬无异于政治自杀。

03
盟友体系崩塌成“孤家寡人”

谈判地点选在马德里本身就是尴尬信号。作为北约成员国的西班牙,不仅公开反对特朗普提出的5%军费要求,更顶住压力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气得美国财长怒斥其“自寻死路”。

而巴西、加拿大等原本的施压对象,如今纷纷转向对华合作,特朗普的“联合围堵”计划已彻底破产。

中方攻守之势的悄然逆转

  面对美方的示弱,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稀土关税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寸步不让,背后是三重实力支撑:

01
军事威慑筑牢安全屏障

谈判期间,解放军在山东外海的巡航导弹拦截演练,用“两枚飞行物精准碰撞”的画面,传递出“御敌于京畿之外”的底气

02
清关与供应链掌握主动

  通过智能清关系统与海外仓布局,中国已构建起高效跨境物流网络,反观美国连基础物流时效都难以保障;

03
谈判艺术尽显智慧

  不主动加码施压,却抓住TikTok禁令延期等关键节点精准回应——路透社披露的禁令延期消息,更像是给特朗普的“台阶”,也印证了中美博弈的新节奏。

神话落幕,合作才是唯一出路

  特朗普的“认怂”不是终点,而是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的起点。从2008年中美战略对话“美国出招、中国接招”,到如今第四次交锋的攻守平衡,格局变迁早已清晰可见。

wechat_2025-09-16_170230_282.png

  值得警惕的是,美方仍在台海等问题上小动作不断,试图用“台湾牌”挽回颜面。但正如马德里谈判传递的信号:产业实力才是谈判桌的硬通货,政治操弄终究难掩实力差距

  当“美国不行了”的感叹从特朗普口中说出,世界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对中美两国而言,与其在博弈中内耗,不如在绿色合作、投资保护等新议题上寻找共识——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大国能真正“独善其身”。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