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运业步入 “慢航” 常态化的当下,船公司为优化成本、应对波动需求,跳港(Blank Sailing)操作愈发频繁。跳港,即船公司取消既定航次中某一港口挂靠甚至取消整条航线航次,这一变动直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给货主、货代带来货物延误、转运成本激增等难题。构建一套高效的跳港预警机制,配套灵活应对策略,成为企业在复杂航运环境中保障物流顺畅的关键。
跳港频发的深层诱因剖析
需求端波动引发运力调控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等地缘政治因素,直接抑制货物运输需求。如在经济下行周期,制造业开工率降低,消费品需求萎缩,集装箱生成量随之减少。当某条航线货物订舱量持续低于船公司预期,为避免空驶亏损,船公司便会削减运力,通过跳港合并航次,集中运输货物。例如,2025 年上半年受新兴市场需求不振影响,亚洲至欧洲部分航线舱位利用率不足 60%,多家船公司选择跳过部分欧洲二线港口,将货物集中转运至鹿特丹、汉堡等枢纽港。
港口拥堵倒逼船期优化
港口基础设施老化、作业效率低下、突发公共事件(如疫情、罢工),极易引发港口拥堵。船舶在港等待时间过长,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还打乱后续航次计划。为确保整体船期稳定,船公司不得不临时调整挂靠港顺序或跳过拥堵严重港口。2024 年,因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人罢工,长滩港、洛杉矶港拥堵持续数月,大量船舶排队等候超 10 天,众多船公司被迫取消该区域部分港口挂靠,改道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转运货物至美国内陆。
联盟重组与航线整合
航运联盟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协同效率,时常进行航线优化与资源整合。在新联盟协议生效或联盟内成员调整航线分工时,会重新规划船舶挂靠港口。例如,2M 联盟在某次航线优化中,对亚洲至北美东海岸航线进行调整,为配合新的运力分配与挂靠港布局,部分船舶取消了原计划挂靠的小众港口,集中运力服务核心枢纽港,以提升整体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
精准捕捉跳港风险的预警信号
船期信息异动监测
密切关注船公司官方发布的船期表更新,若某航线船舶挂靠港口数量减少、挂靠顺序大幅调整,或航次间隔突然拉长,这极有可能是跳港前奏。借助专业航运数据平台,实时跟踪船舶 AIS 信号,若船舶实际航行轨迹偏离既定航线,未按计划驶向挂靠港,且无合理天气、机械故障等公开解释,预示着跳港风险加剧。如某船公司原定挂靠上海、宁波、青岛三港的航次,在上海港靠泊后,未驶向宁波港而是直接前往青岛,且未提前通知货主,这表明该航次出现跳港变动。
货代与船公司沟通反馈
货代作为供应链关键节点,与船公司保持高频沟通。若货代频繁反馈船公司对舱位分配犹豫不决、对货物能否按时装载含糊其辞,或临时要求更改货物装卸港信息,这暗示船公司内部正面临航线调整压力,跳港风险在上升。若船公司突然提高特定港口的装卸费用、附加费,也可能是其计划减少该港口挂靠,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货主调整运输安排。
行业资讯与市场传闻研判
关注航运行业权威媒体报道、港口动态信息,若出现某港口拥堵加剧、运营异常等消息,结合船公司航线布局,可预判跳港可能性。市场上关于船公司经营困境、航线调整的传闻,虽未经证实,但往往也蕴含一定真实信息。通过行业论坛、社交媒体群组等渠道收集这些信息,交叉验证,提前察觉潜在跳港风险。例如,行业媒体报道某欧洲港口因工人罢工将持续一周,船公司为避免延误,可能会调整挂靠该港的航次,此时货主就需警惕货物运输受影响。
全方位应对跳港冲击的策略组合
运输路径弹性规划
在签订运输合同前,与货代、船公司协商,设计多港口挂靠或备用港口方案。当主挂靠港面临跳港风险时,可迅速切换至备用港口,降低货物滞留风险。例如,出口至美国东海岸货物,除主挂靠纽约港外,将诺福克港设为备用港,一旦纽约港因拥堵被船公司跳港,货物可在诺福克港顺利卸载,再通过内陆运输送达目的地。针对高附加值、时效性强货物,提前规划多式联运方案,如海运 - 铁路、海运 - 公路组合。当海运环节出现跳港延误时,及时启用铁路或公路运输,接力完成货物交付,最大程度保障货物按时抵达。
合同条款优化与风险分担
在运输合同中明确跳港相关责任与补偿条款,规定船公司在跳港前一定时间内(如 72 小时)需书面通知货主,并承担因跳港导致的合理转运费用、滞港费用增加部分。同时,约定若因跳港造成货物损坏、灭失,船公司需按货物价值足额赔偿。购买涵盖跳港风险的货运保险,明确保险责任范围、理赔流程,在跳港导致货物损失时,通过保险理赔弥补经济损失。货主也可与下游客户协商,在销售合同中增加不可抗力条款,当因跳港导致交货延迟时,合理免除部分违约责任,共同分担风险。
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
与货代、船公司、供应商、客户建立紧密信息共享机制,通过 EDI 系统、供应链协同平台实时传递货物运输状态、跳港预警信息。各方基于共享信息,提前调整生产、库存、销售计划,协同应对跳港冲击。例如,供应商得知货物运输可能因跳港延迟,可提前增加原材料库存,保障生产连续性;客户知晓交货延迟后,调整自身销售计划,避免缺货损失。建立跨部门应急响应小组,成员涵盖物流、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一旦触发跳港预警,小组迅速启动,制定统一应对策略,协调各方资源,从运输安排、成本核算、客户沟通等多维度化解跳港危机,确保供应链整体稳定运行。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建议您先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获取定制方案。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