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旺季期间舱位紧张,预订舱位需提前规划并灵活应对,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前预订:普通货物建议提前 2-4 周预订舱位,敏感货物如电子产品、带电池物品等需更早预订,提前 3-5 周较为合适,部分热门航线如中国至欧美甚至需提前 1 个月以上预订。对于批量货物(10 吨以上),可考虑包机或整板预订,虽成本较高,但能锁定舱位,避免拼舱的不确定性,且需签订舱位保障协议。
选择合适的预订时机:了解航司舱位释放规律,以 2025 年中美航线为例,航司通常将总舱位拆分为基础舱位(提前 21 天开放,占比 60%)、弹性舱位(提前 14 天释放,占比 30%)及应急舱位(提前 7 天开放,占比 10%)。基础舱位前 50% 预订量可享 8 折协议价,企业可据此合理安排预订时间。
规划备选方案:提前规划备选航线与承运人,当单一航线拥堵时可及时调整。例如,至美国的货物,除直飞洛杉矶、纽约外,可备选经温哥华、墨西哥城中转的航线;承运人方面,除国内四大航(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外,可关注汉莎、达美等外航的余位释放。
与物流服务商建立良好合作:与货代或航空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先订舱权。旺季来临前 1-2 个月就开始与合作方沟通预订舱位事宜,预留足够时间应对突发情况。此外,加入货代联盟,共享舱位资源,联盟内成员可相互调配舱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准确评估货物需求:发货方需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提前了解他们的出货计划和货物量,准确预估旺季业务量,以便合理安排订舱。同时,如实申报货物信息,包括申报价值、商业发票要素等,避免因申报问题导致舱位预订出现波折或清关受阻。
关注市场动态:关注行业动态、贸易趋势和季节性需求,提前预测旺季货物流量和流向,以便及时调整预订策略。例如,了解到某些区域性航线在旺季前有 “平季运力储备期”,此时航空公司尚未上调舱位溢价,可提前锁定全货机舱位避开后续价格高峰。
利用智能工具监控:借助物流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渠道的舱位饱和度与价格波动,一些系统还支持 “舱位候补” 功能,当已订舱位因突发情况取消时,可自动匹配同航线其他服务商的剩余舱位,响应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