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波兰总理图斯克正式宣布:与白俄罗斯的全部公路、铁路边境口岸将于25日凌晨重新开放。这一决定意味着因口岸关闭陷入停摆的中欧班列,终于迎来通行时间表——近300列滞留列车将从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入境欧盟,奔赴欧洲26国的220多座城市。

“整个行业都在欢呼雀跃。”有货代企业向媒体透露,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东部门户”,马拉舍维奇口岸承载着85%-90%的班列通行量,自2014年以来从未长时间关闭过。

此次口岸关闭始于9月12日,导火索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西方-2025”联合军演及后续无人机越界事件。波兰以“保障公民安全”为由,突然切断全部波白边境通道,导致途经白俄罗斯布雷斯特枢纽的班列瞬间“卡壳”。
?企业承压 :滞留班列装载着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等高价值货物,仅四川某光伏企业的滞留货物,每天就产生数十万元违约金;
?成本飙升 :部分货主被迫转走海运(时效延长近一倍)或空运(运费暴涨3倍),物流成本激增;
?波兰自损 :作为班列境核心枢纽,波兰仅2024年就从中获得数十亿欧元过路费,长期关闭恐导致货物转向南通道。
图斯克在声明中强调,俄白军演结束降低了安全威胁,且“关闭措施已达成目的”。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博弈:
?企业施压 :波兰铁路货运公司警告,口岸关闭将永久流失物流资源;
?欧盟关注 :欧盟委员会密切追踪经济影响,多次与波兰沟通;
?自身需求 :马拉舍维奇已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口岸停运导致就业与服务业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保留了“局势升级即再关闭”的后手,为班列通行埋下不确定性隐患。
明日启程的班列,不仅是货物的流动,更是中欧供应链韧性的试金石。波兰口岸重开是短期利好,但地缘政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悬——俄罗斯货物查扣、南线基础设施瓶颈等问题亟待解决。

正如业内所言:“中欧班列不该只有一条车道。”当北线的“稳定牌”面临挑战,多元化通道建设与风险预判能力,将成为这列“钢铁驼队”行稳致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