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到了国际空运计费的核心差异点!“泡货” 和 “重货” 的计费差异,本质是航空公司对 “重量” 和 “体积占用舱位” 的平衡规则 —— 重货按实际重量收费,泡货按体积折算的重量收费,搞懂这个差异再配合技巧,能有效节省运费。
一、先明确:什么是泡货?什么是重货?
两者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货物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哪个更大,这直接决定了计费方式。
重货:实际重量 ≥ 体积重量的货物。这类货物密度大,比如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瓶装液体,占用的舱位空间小,但重量大,航空公司按 “实际重量” 计费,因为重量是运输成本的核心考量。
泡货:体积重量 > 实际重量的货物。这类货物密度小、体积大,比如羽绒服、家纺、泡沫包装的小商品,看似不重却占用大量舱位,航空公司按 “体积重量” 计费,相当于按 “占用的舱位空间” 收费,避免因体积大而重量轻导致的成本损失。
体积重量的计算用通用公式:体积重(kg)= 货物外包装长 × 宽 × 高(cm)÷ 6000(部分航司用 ÷5000,需提前确认),比如一个长 50cm、宽 40cm、高 30cm 的纸箱,体积重 = 50×40×30÷6000=10kg,若箱内货物实际重 8kg,就是泡货;实际重 12kg,就是重货。

二、计费差异:重货 “按实重算”,泡货 “按体积重算”,成本差距明显
两者的计费逻辑不同,直接导致相同体积或相同重量的货物,运费可能差几倍,具体差异体现在两点:
计费重量取大值,泡货运费更高
重货的计费重量 = 实际重量,比如 100kg 金属零件(体积重 80kg),按 100kg 计费,若运费 20 元 /kg,总运费 2000 元;泡货的计费重量 = 体积重量,比如同样 100kg 的羽绒服(体积重 150kg),按 150kg 计费,总运费 3000 元,比重货多花 50%。
单位重量成本不同,泡货 “隐性成本” 更高
重货的单位运费就是报价本身(如 20 元 /kg),而泡货的 “实际单位成本” 会更高 —— 比如 100kg 羽绒服实际重 100kg,却按 150kg 付费,相当于实际单位成本是 30 元 /kg,比报价高 50%,这部分 “隐性成本” 来自体积占用的额外舱位。
三、省运费技巧:重货、泡货各有针对性方法
省运费的核心逻辑是:重货 “避免超重”,泡货 “压缩体积”,同时结合运输方式优化,具体可分两类操作:
1. 泡货省运费:核心是 “减少体积重量”
泡货的运费高因体积大,所以压缩体积就能直接降低体积重量,进而减少运费,常见 3 个方法:
优化包装,减少冗余空间:用压缩袋打包蓬松货物(如羽绒服、被子),将体积压缩 30%-50%;选择尺寸更贴合货物的纸箱,避免用过大纸箱(比如装 1 件衣服用 20cm 的箱,别用 30cm 的箱),减少 “无效体积”。
合并发货,分摊体积成本:若有多批泡货发往同一目的港,可合并成一票货物运输,比如 3 批泡货单独算体积重各 50kg,合并后总体积重可能因包装优化降至 130kg(而非 150kg),总运费减少 13%。
选择 “分泡” 服务:部分货代或航空公司对泡货提供 “分泡”(即按实际重和体积重的差额比例返还部分运费),比如泡货实际重 80kg、体积重 120kg,若分 50% 泡,计费重量 = 80+(120-80)×50%=100kg,比原体积重 120kg 节省 17% 运费,需提前和货代协商。
2. 重货省运费:核心是 “控制重量 + 选对航线”
重货按实际重量计费,重点在减少不必要的重量,并选择低价航线,常见 2 个方法:
简化包装,减少 “无效重量”:重货本身重量大,包装重量会直接增加计费重量,比如用轻量化的塑料托盘替代木质托盘(每块轻 3-5kg),用薄纸箱替代厚纸箱(每箱轻 0.5-1kg),若货物总重 1000kg,包装减重 10kg 就能省 200 元(按 20 元 /kg 算)。
选择 “重货特价航线”:部分航空公司为平衡舱位(重货占重量、泡货占体积),会对重货推出特价航线,比如 “上海 - 法兰克福” 普通航线重货运费 25 元 /kg,某航司重货特价航线仅 20 元 /kg,每公斤省 5 元,1000kg 货物能省 5000 元,订舱时可让货代推荐此类航线。
3. 通用技巧:提前规划 + 对比报价
无论泡货还是重货,提前订舱(旺季提前 1-2 周)能锁定低价舱位,避免临时订舱的溢价;同时让 3-5 家货代分别报价(明确要求含燃油、安保费的 ALL IN 价),对比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通常能节省 10%-15% 运费。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有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最终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