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费用计算核心依据 “货物类型(整箱 / 拼箱)” 和 “服务环节”,整箱与拼箱的计费逻辑差异显著,前者按 “集装箱单位” 收费,后者按 “货物实际体积 / 重量” 计费,具体可从计费基础、费用构成、特殊规则三方面拆解。
一、整体费用构成:先明确 “基础运费 + 附加费” 两大核心
无论整箱还是拼箱,海运费用都由 “基础运费” 和 “附加费” 两部分组成,附加费是因港口、季节、货物属性等产生的额外收费,是费用波动的主要原因。
基础运费:覆盖 “港口到港口” 的核心运输成本,是费用主体,计费方式因整箱 / 拼箱完全不同(下文重点拆解)。
附加费:常见类型有这几类,且整箱、拼箱都会涉及:
港口相关:码头操作费(THC)、港杂费(覆盖港口装卸、堆存基础成本);
燃油相关:燃油附加费(BAF),随国际油价波动,每月或每季度调整;
特殊情况:旺季附加费(PSS,货运旺季船公司增收)、拥堵附加费(PCS,目的港或起运港拥堵时收取)、危险品附加费(DG,针对危险品货物);
文件相关:提单费(BL Fee,签发提单的服务成本)、订舱费(Booking Fee,确认舱位的手续费)。
二、整箱(FCL)计费方式:按 “集装箱单位” 一口价,简单直接
整箱适合货量足够装满一个集装箱(如 20 尺柜、40 尺柜)的情况,计费核心是 “包柜”,不单独核算货物实际体积或重量,具体规则如下:
计费基础:按 “集装箱类型 + 航线” 定价,常见单位是 “美元 / 柜”(USD/Container),比如上海到洛杉矶的 20 尺普柜(20GP)基础运费是 1800 美元 / 柜,40 尺普柜(40GP)是 2800 美元 / 柜。
费用计算逻辑:基础运费 + 固定附加费,附加费通常按 “柜” 收取,比如 THC 费,20GP 柜约 800 元人民币 / 柜,40GP 柜约 1200 元人民币 / 柜;BAF 费可能是 300 美元 / 柜,不分 20GP 或 40GP(具体按船公司规定)。
关键特点:只要货物不超过集装箱的载重和体积限制(如 20GP 柜通常限重 21 吨、体积 33 立方米),无论实际装多少货,费用都固定,适合货量稳定、单票货量大的情况。

三、拼箱(LCL)计费方式:按 “体积 / 重量择大” 收费,精准到每票货
拼箱适合货量少(如几个立方米)、不够装一个柜的情况,需与其他货主的货物拼在一个集装箱内运输,计费核心是 “按货物实际占用的运力” 核算,规则更细致:
计费基础:按 “体积吨(CBM)” 或 “重量吨(TON)” 择大计算,行业默认 1 个体积吨 = 1 立方米,1 个重量吨 = 1 吨,比如货物 3 立方米、2 吨,按 3CBM 计费;货物 2 立方米、3 吨,按 3TON 计费(即 “择大原则”)。
费用计算逻辑:基础运费(按单位运价 × 计费量)+ 附加费(按计费量或固定金额收取),比如上海到汉堡的拼箱基础运价是 80 美元 / CBM,货物 4CBM,基础运费就是 80×4=320 美元;附加费中,THC 可能按 50 美元 / CBM 收取(4CBM 即 200 美元),BAF 按 20 美元 / CBM 收取(4CBM 即 80 美元),总费用需叠加这些附加费。
关键特点:费用与货物实际大小、重量强相关,货量越多费用越高,且会涉及 “分拨费”(目的港拆分集装箱的费用,通常按 CBM 或固定金额收取),适合小批量、多频次发货的情况。
四、整箱与拼箱计费的核心差异:3 个关键区别
计费单位不同:整箱按 “柜” 计费(如 20GP、40GP),拼箱按 “CBM/TON” 计费,前者是 “包舱位”,后者是 “按实际用量”;
成本分摊不同:整箱需独自承担一个柜的基础运费和附加费,拼箱只需承担自身货物对应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同柜货主共同分摊(如集装箱的 THC 费按各货主货量比例分摊);
价格稳定性不同:整箱价格相对稳定,一次报价覆盖一个柜的核心成本;拼箱价格受同柜货量、淡旺季影响更大,比如旺季拼箱货多,单位运价可能上涨,且分拨费等可能因目的港情况调整。
五、额外注意:影响费用的 2 个关键因素
航线与港口:热门航线(如中国到欧美基本港)竞争激烈,价格较低;偏港(如小国家的非主要港口)需中转,会额外收取 “中转费”,费用更高。
货物属性:特殊货物会增加费用,比如冷藏货需用冷藏柜,整箱会加收 “冷藏费”(按天或按柜收取),拼箱需加收 “冷处理费”;危险品需按等级收取 “危险品附加费”,且部分货代不承接低等级危险品,选择范围受限。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有费用仅供参考,最终请以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