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国际海运运价再次上涨(全球各大港口大罢工)
2024-06-17T09:24:09.16 作者:国际快递-百运网

  当前,红海危机呈现僵持态势,而最新的SCFI运价指数已经连续10周上涨。航运业内部分析指出,市场状况仍面临三大挑战:“塞港”导致货物积压,“缺柜”限制了运输能力,“满舱”则反映了运输需求的旺盛。尽管如此,今年需求的好转趋势促使客户端增加库存,预示着旺季可能会提前到来并扩大其影响。此外,全球各大港口陆续出现的罢工事件也被视为下半年运价变动的一个重要变数。

  今年上半年,航运产业走势变得复杂多变,打破了原先预期的“供过于求”局面。受到红海危机、巴拿马运河干旱问题以及中美贸易持续角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运价再次上涨。

国际海运

  去年10月,由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武装与以色列军队之间爆发的武装冲突间接引发了红海危机。为了避免遭受潜在袭击,多家航运公司选择绕行较远的好望角航线,加上巴拿马运河干旱等影响,吸收全球约15%至20%的运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运价在2022年后出现了一波小高峰,为海运业者带来了可观的红利。

  巴以冲突上周曾有望停火,这暂时给红海危机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随后双方再次陷入僵局。此外,也门的胡塞武装组织传出使用无人机攻击红海商船的消息,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同时,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连续10周上涨,且周涨幅扩大至6.1%,显示出海运价格的持续上涨趋势。

  航运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状况在近两周内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仍然面临“塞港、缺柜、满舱”的困境,并且预计满舱状况将持续至7月。航运市场的基本面保持稳定,但随着第三季度旺季的临近,市场传言各大航运公司计划加收旺季附加费(PPS)。

  航运业资深高层认为,巴以战事的复杂性使得即使红海危机此刻解除,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仍需时间,预计至少需要三个月。此外,随着第三季度旺季的临近,感恩节和圣诞节带来的货运高峰已经开始,港口拥堵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同时,巴拿马运河干旱导致的通行量减少问题仍未解决,这也给航运市场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

  航运业内人士对今年航运业的前景持复杂态度,强调不仅涉及供需问题,还需边走边看,推测下半年存在双重利好因素和一个变数需要观察。

  首先,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导致出口商在关税提高前加速出货,上海港口的拥堵程度近期跃居全球首位,这暂时消除了市场对经济不振的担忧。

  其次,去年由于通胀因素的影响,市场并未出现感恩节和圣诞节的拉货潮。然而,今年美国经济状况回温,整体市场需求好转,加之客户端去年库存水平偏低,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导致船舶绕行时间增加,进口商纷纷在今年提前增加库存比例。

  该人士认为,今年的旺季不仅提前到第二季度,而且由于实际需求的支撑,第三季度的旺季表现也将优于第二季度,呈现出季度和年度双重增长的态势。

  展望下半年,航运业还面临一个重大变数。美东与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已宣布停止与资方的谈判,这使得东海岸数万名港口工人大规模罢工的风险显著增加。

  据业内人士分析,美东码头工人的合约将于9月到期,目前双方已进入协商期。新合约的谈判涉及工资和反对港口自动化等问题,虽然预计7月前不会出现罢工,但后续的发展将给美东的进口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除了美东的罢工风险,欧洲的法国和德国也面临着一些可能导致航运供应链问题的变数。法国的几个重要货柜港口工人计划抗议法国延后法定退休年龄至64岁的决定,这可能进一步恶化欧洲的港口拥堵问题,从而间接推动运价上涨。

  此外,加拿大铁路工人也正在进行罢工谈判,如果谈判破裂导致运输中断,将对全球航运供应链造成更复杂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劳工问题和罢工风险都是下半年影响航运运价的重要变数。

  除了集装箱航运方面,近期散杂货市场运价维持高位,主因包括疫情期间集装箱船建造热潮导致散杂船交船量减少、全球冲突增加船舶周转时间、以及环保法规对老旧船舶的影响,造成市场需求与新运力无法顺利衔接,进一步推升散杂运价及指数走扬。业内预计,尽管红海危机解决时间不确定,但今年散杂货市场将比去年改善,明年也预计维持良好态势。

  法国全国运输和运输组织(FNTR)、欧洲运输和运输组织(OTRE)以及法国运输和物流企业联盟(TLF)在一份联合新闻稿中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他们指出,在经历了最近的一系列危机后,集装箱运输业务才刚刚开始复苏,许多公司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因此,他们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受罢工严重影响的公司,并在未来周末取消对重型货车通行的限制,以减轻运输压力。

  总的来看,法国港口的罢工活动不仅影响了港口的正常运营,还对全球航运和物流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和工会需要尽快进行对话,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减少罢工带来的负面影响。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