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跨境物流中“报关”和“清关”是一回事吗?区别与关联
2025-09-19 11:28 作者:百运网

  跨境物流中的 “报关” 和 “清关” 并非一回事,二者在主体、环节、目的等方面存在明确区别,但又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跨境货物进出境的核心通关流程。

  一、核心区别:主体、环节与核心目的不同

  1. 报关:货物 “进出境” 的申报行为,由出口方或进口方主动发起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报关企业等主体,在货物进出境时,向海关提交相关单证(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合同、HS 编码、原产地证明等),如实申报货物的名称、数量、价值、原产地、贸易方式等信息,并接受海关查验、缴纳相应税费的法定程序。

  它的核心特点是 **“双向性” 和 “主动性”** :

  既包括 “出口报关”(货物离开出口国时,由出口方或其代理向出口国海关申报),也包括 “进口报关”(货物进入进口国时,由进口方或其代理向进口国海关申报);

  是货物进出境前必须完成的 “前置动作”,目的是获得海关的 “放行许可”—— 只有报关通过,货物才能合法离境或入境。

  2. 清关:货物 “入境后” 的全流程通关,聚焦进口环节的 “合规查验”

  清关(全称 “结关”)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特指货物进入某一国家 / 地区时,从申报到最终放行的全流程手续,核心聚焦 “进口环节”(少数情况下也涉及出口后的 “结关”,但日常语境中多指向进口清关)。

跨境物流中,报关,清关

  它的核心特点是 **“全流程性” 和 “针对性”** :

  涵盖了 “申报(即进口报关)、海关查验、税费核算与缴纳、货物放行” 等多个环节,报关只是清关流程中的关键一步;

  主体更多元,除了申报方(进口商或代理),还涉及海关(查验、审单、征税)、仓储企业(暂存货物)等;

  目的是确保进口货物符合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如贸易管制、检疫要求等),完成所有合规手续后,货物才能从海关监管区域提出,进入进口国市场流通。

  二、二者的紧密关联:报关是清关的核心环节,清关依赖报关完成

  报关与清关是 “局部与整体”“前置与全流程” 的关系,缺一不可:

  报关是清关的核心组成:在进口清关流程中,“进口报关” 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 如果报关信息错误、单证不全,海关会直接驳回申报,后续的查验、征税、放行等清关环节便无法推进;只有报关通过,清关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清关是报关的最终落地:报关的目的是获得海关放行,而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完整的清关流程实现 —— 即使报关信息无误,仍需配合海关查验、缴纳税费等清关环节,最终才能完成货物的 “合规入境”。

  出口报关与进口清关的衔接:跨境物流中,出口方完成 “出口报关” 后,货物才能离境;当货物运抵进口国后,进口方需启动 “进口清关”(其中包含进口报关),两个环节前后衔接,共同实现货物从出口国到进口国的合法流转。

  简单总结

  报关是 “点”:是货物进出境时的申报行为,是法定的 “申报环节”,分出口和进口两种;

  清关是 “线”:是货物入境时从申报到放行的全流程,进口报关是其核心部分;

  二者的最终目标一致:确保跨境货物符合各国海关规定,实现合法、顺畅的流转。

  以上便是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