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中远海运港口在 2024 年 8 月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势头,部分核心码头表现尤为突出,整体业务呈现 “稳中有进、多点突破” 的特征。尽管公司尚未披露集团层面 8 月总吞吐量的完整数据,但从区域码头的运营快报及行业背景来看,增长动力明确且具备结构性亮点。
一、关键增长数据与典型案例
CSP 晋江码头:散杂货量同比激增近 7 倍
作为 8 月增长的 “明星案例”,CSP 晋江码头 8 月份完成散杂货吞吐量超 70 万吨,不仅环比上升超 6%,更实现了同比近 7 倍的爆发式增长,再度刷新了 7 月份刚刚创下的 68.78 万吨纪录。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反映出该码头在散杂货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也印证了区域贸易需求的强劲复苏。
国内枢纽码头:铁水联运与效率提升双驱动
国内重点码头在 8 月持续发力。例如,中远海运港口武汉码头在 8 月初成功首发 “西安 - 武汉 - 上海 / 太仓” 铁水联运中欧班列,进一步打通了长江中上游与长三角、欧洲的物流通道。该码头上半年铁路作业量已实现同比 709% 的惊人增长,8 月的新通道开通将持续释放联运潜力,为吞吐量增长注入动力。
与此同时,受 7 月下旬台风 “格美” 影响的锦州码头,在 8 月迅速恢复生产,进入船舶作业 “黄金期”。通过实施 “大船优先靠,小船穿插靠” 的弹性计划,成功高效完成多艘船舶的集中作业,例如 “天福河” 轮在 28 小时内装卸 3543 自然箱,提前 3 小时离泊,展现了强大的运营调度与复产能力。
二、增长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
8 月的增长态势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公司战略布局与外部市场机遇共振的结果,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
全球贸易需求回暖与补库存周期
2024 年上半年,受欧美提前补库存、新兴市场货量增长等因素影响,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需求持续复苏。高盛在研报中曾指出,中远海运港口的增长受益于 “海外需求触底反弹,并进入补库存周期”。这一趋势在 8 月得到延续,直接带动了码头货物吞吐量的上升。
“铁海联运” 等多式联运网络的效能释放
公司持续推进的多式联运战略成效显著。以武汉码头为代表,其通过密集开通至欧洲、东南亚、中亚的国际物流通道,将港口功能与内陆腹地深度链接,铁路作业量的爆炸式增长正是通道价值的直接体现。这种 “港口 + 内陆” 的联动模式,有效扩大了货源辐射范围,成为吞吐量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高效运营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优势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远海运港口凭借高效的运营管理和与集团的协同效应抵御了风险、抓住了机遇。例如,在红海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协调海洋联盟成员,将货物临时转运至西北欧和西班牙的码头,带动相关码头吞吐量逆势增长。这种灵活的资源调配能力和强大的供应链韧性,为包括 8 月在内的全年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行业背景与全年增长预期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8 月的增长也受益于有利的行业环境:
巴拿马运河通行量提升: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自 8 月 5 日起将日通行量提升至 35 艘次,并计划 9 月进一步增至 36 艘次。这缓解了此前因缺水导致的航运拥堵,加速了全球航运物流的周转效率,对依赖跨洋航线的港口业务形成利好。
上半年增长势头奠定基础:2024 年上半年,中远海运港口已实现总吞吐量 6986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8.2%。其中,控股码头增长 8.0%,参股码头增长 8.2%,海外重点码头如阿布扎比码头(+35.7%)、西班牙码头(+13.2%)均表现亮眼。8 月的区域增长数据,进一步巩固了全年实现稳健增长的预期。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将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余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