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旺季时,包板货代的舱位优先分配权并非 “绝对特权”,而是一套基于协议约定、历史履约、利润贡献的动态博弈逻辑。简单说,旺季舱位分配本质是航司在 “契约刚性” 与 “收益最大化” 之间找平衡,包板代理的优先权需靠 “硬条款 + 软实力” 双重支撑。
旺季舱位优先分配的核心逻辑:协议条款是基础,实时履约是关键
航司旺季分配舱位时,会先依据包板协议的 “刚性条款” 划分基础权限,再根据货代的实时表现动态调整。具体可拆解为三个层级:
1. 协议条款中的 “优先权硬约定”
包板协议中明确的优先等级,是旺季抢舱的 “入场券”。核心条款包括:
舱位保留比例:如 “旺季(11-12 月)航司需为包板货代保留协议舱位的 90%,剩余 10% 可临时调配”,这直接划定了货代的最低保障额度。
航班优先级:协议可能约定 “货代包板的 XX 航班,其舱位分配优先于同航线其他散货客户”,甚至 “若航司临时增加加班机,包板货代享有优先认购权”。
违约惩罚机制:若航司未按约定保障舱位,需支付 “转舱赔偿”(通常为该票货物散货价与包板价的差价 + 20% 违约金),这倒逼航司优先兑现包板承诺。
2. 货代 “历史履约数据” 决定优先级权重
航司在旺季常面临 “多个包板货代同时超额订舱” 的情况,此时会通过 “历史货量达标率”“空舱费支付记录” 等数据排序:
达标率高的货代优先:例如 A 货代连续 6 个月完成 95% 以上货量承诺,B 货代仅完成 70%,旺季舱位紧张时,航司会优先满足 A 的超额需求。
高利润货物占比:协议外的 “超额货量” 若以高运价货物(如贵重品、紧急件)为主,货代的优先级会提升 —— 航司更倾向将有限舱位分配给 “能带来额外利润” 的需求。
3. 旺季特殊规则:“熔断条款” 与 “临时竞价”
当出现极端运力紧张(如疫情、节日高峰),航司可能触发特殊机制,影响包板优先权:
熔断条款:协议中可能约定 “若航司因不可抗力(如机场限流)需削减 50% 以上运力,包板舱位按‘货代历史货量占比’同比例缩减”,此时 “绝对优先权” 失效,转为按比例分配。
临时竞价:部分航司在旺季开放 “包板超额竞价”,即货代可通过 “高于协议价” 的报价争夺额外舱位,此时 “价格” 可能短暂超越 “协议约定” 成为优先级标准(但通常仅限协议外的少量舱位)。
包板货代的旺季抢舱策略:从 “被动等待” 到 “主动锁定”
基于上述逻辑,成熟的货代不会仅依赖协议,而是通过以下动作强化优先级:
提前锁量 + 动态调整:在旺季前 1-2 个月,向航司提交 “分周货量预测”,并按预测的 120% 预缴部分保证金(非空舱费),换取航司 “优先锁定预测内舱位” 的承诺。
捆绑高附加值货物:将普货与高运价货物(如 300kg 以上重货、时效要求高的电商货)搭配出货,提升单票货物利润贡献,让航司更愿意倾斜舱位。
利用协议弹性条款:若协议允许 “季度总货量达标即可”,则在旺季集中消化货量,淡季适当控制(只要季度总量够),避免因淡季不达标影响旺季优先级。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建议您先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获取定制方案。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