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联盟是班轮公司为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签订协议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对货物运输既存在稳定运输、拓宽选择等积极影响,也会因联盟重组等带来短期波动等挑战。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运联盟的定义
海运联盟的核心是联盟内的航运公司共享船舶、舱位、码头堆场等资源,同时协调航线布局、船期安排、运价体系等关键运营要素。比如 2025 年之前全球有 2M、OA、THE 三大联盟,之后重组为 Gemini、OA 和 Premier 三大新联盟,而原 2M 联盟成员地中海航运选择独立经营,这些联盟及成员的调整均是围绕运力配置和市场竞争需求展开。

对货物运输的影响
积极影响
运输服务更稳定且选择更多:联盟成员共享运力后,能减少单家公司运力不足的问题,还可通过协调船期提高特定航线的开船频率。例如联盟成员在某条航线合作后,发船频率可能从每周 1 班提升至每周 2 班,方便货主灵活安排发货时间。同时,联盟借助成员的航线网络,能拓宽全球服务覆盖范围,即使是一些偏远港口,也可能通过联盟的枢纽港中转实现运输,为货主开辟新市场提供物流支撑。
运输费率更趋平稳:通过共享船舶舱位和设备,海运联盟可避免淡季时运力闲置,降低资源浪费风险,进而减少因运力波动引发的运价大幅起伏。相较于单家航运公司独自运营,联盟能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船舶购置、码头使用等大额成本,这种成本优势也可能间接体现在运价上,一定程度降低货主的长期运输成本。
运输效率有所提升:部分联盟会采用轴辐式系统,将货物集中于主要枢纽港口,再通过支线船舶配送,这种模式能减少港口拥塞;同时联盟成员共用码头堆场、协调装卸流程,可提高货物在港口的周转速度,缩短整体运输时间。
消极影响
联盟重组易引发短期混乱:当旧联盟解散、新联盟组建时,船舶和航线需要重新分配调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至三个月。期间可能出现临时运力短缺、航线服务中断、港口停靠时间变更等问题,打乱货主原有的内陆物流规划,甚至导致货物延误。比如 2025 年 2M 联盟解散后,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建新联盟,航线和船舶的重新适配阶段,就可能出现短期服务不稳定的情况。
货主运输灵活性受限:货物通过联盟运输时,实际营运决策由联盟内承运人主导,货主对运输过程的掌控权下降。若联盟内某环节出现问题,如支线船舶延误、码头协调不畅等,货主可选择的应急方案比直接对接单一承运人时更少。此外,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行业内的充分竞争,可能导致部分航线的服务差异化降低,货主难以找到个性化的运输方案。
短期内可能加剧港口拥堵:新联盟成立后,码头需要适应新的船舶共享安排和装卸流程,在适配阶段,港口的作业节奏可能被打乱,进而加剧港口拥塞,间接延长货物的在港停留时间,影响整体运输时效。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