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物流双清包税监管升级,未退税需补缴增值税(跨境电商行业大变局)
2025-09-02 13:58 作者:百运网

  在全球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相关政策法规也在持续完善与更新。近期,一则关于跨境电商的新规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即国家税务总局及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明确指出,出口企业若未按时办理退(免)税,将视同内销征税,这一规定对跨境电商长期存在的 “双清包税”“买单出口” 等操作模式形成了重大约束。

  “双清包税” 在跨境电商物流领域一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服务模式。这里的 “双清” 指的是物流服务提供商负责处理商品在出口国和进口国的清关手续;“包税” 则是指服务商承担所有相关的税费,包括进口国的关税、增值税等。这种模式因能够为卖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跨境电商的物流流程,一度深受广大中小卖家的青睐。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专业报关知识、不熟悉目的国税务政策的新手卖家而言,“双清包税” 服务简直就是跨境贸易的 “福音”,他们只需将货物交给货代公司,后续的报关、清关、缴税等一系列复杂流程都由货代公司负责搞定,卖家只需坐等货物送达买家手中即可。

跨境电商,双清包税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清包税” 模式却滋生了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不良货代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常常采用一些违规手段。例如,“买单出口” 现象屡见不鲜,即货代公司或其委托的企业违法地使用 “其他公司” 的报关资质和通关单证进行出口报关。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报关秩序,也使得货物实际出口主体与申报主体不一致,给海关监管带来了极大困难。另一方面,“虚假报关” 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货代通过低报货值、虚构品名等方式,试图降低应缴纳的税费,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

  此次《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犹如一记重锤,直击 “双清包税” 模式的痛点。新规对出口企业的退税申报时间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政策的,必须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的 “次月起至次年 4 月 30 日前” 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期内,完成两项关键操作:一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二是在同一申报期内按规定完成收汇。这两个时间节点犹如两道 “紧箍咒”,对出口企业的操作流程和时间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若企业因各种原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或收汇,原本享受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将被视同向境内销售,企业需依法缴纳增值税。这对于那些依赖资金快速流转、利润本就微薄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本压力。一旦补缴增值税,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甚至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此外,新规还对委托出口的责任划分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以委托方式出口货物时,正常情况下由委托方负责办理退(免)税、申请免征增值税或缴纳增值税;只有在委托方未办理相关手续时,才由出口货物的境内发货人承担退(免)税办理责任。这一规定清晰地界定了委托出口过程中各方的责任义务,填补了以往在该领域存在的 “责任模糊” 漏洞。在实际业务合作中,委托方和境内发货人必须在合作初期就明确各自的分工,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否则一旦出现手续遗漏或违规操作,将面临税务风险,可能需要承担补缴税款、滞纳金甚至罚款等法律后果。

  随着这一新规的逐步实施,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深刻变革。那些长期依赖 “双清包税” 等违规操作模式的企业将受到巨大冲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流程,积极寻求合规经营之路。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新规的实施将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跨境电商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强与专业税务顾问、合规服务机构的合作,及时调整业务策略,确保自身运营符合法规要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