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海运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加剧(四大主要航线运价均有上涨)
2024-06-11T09:50:47.423 作者:国际快递-百运网

  海运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加剧,缺箱、塞港越来越严重,运价指数持续上升,7日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上涨了4.6%,达到3184.87点,实现了连续九周的上涨势头,但涨幅相较于过去四周已有所趋缓。本周,四大主要航线运价均呈现出上涨态势。

国际海运

  欧洲航线每TEU的运价达到3949美元,周涨了209美元,涨幅达到5.58%。

  地中海航线每TEU运价达到4784美元,增加了64美元,涨幅为1.35%。

  美西航线每FEU运价则为6209美元,微增41美元,涨幅为0.66%。

  美东航线的运价涨幅相对较大,每FEU运价增加了241美元,达到7447美元,涨幅为3.34%。

  值得注意的是,因港口拥堵而备受关注的东南亚(新加坡)航线周涨幅高达14.63%。

  揽货公司指出,目前美西线每大箱运价约6200-6400美元,美东约7200-7500美元,欧洲线约6300-6500美元,都已经是很高的运费水平,近日包括中远海运、东方海外、HMM、长荣海运与万海航运都有陆续派出加班船,估计可以让6月中运价实际涨幅趋缓。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本周运价涨幅有所收敛,但考虑到运价指数通常具有滞后性,运价仍有望维持每半个月一次的调涨趋势。目前,缺箱、缺舱以及港口拥堵问题已变得异常严重,尤其是在中国上海,五月初的货物仍堆积在港口等待出货。

  从4月底开始的运价涨势,实际上是由货物需求推动的。据统计,4月和5月亚洲至美国航线的货量同比增长约12%,其中中国大陆至美国航线的货量同比增长约7%。这与中国大陆加1政策下,许多厂商将生产线分散到东南亚地区有关。特别是5月,亚洲至美国航线的货量同比增长达到了约14%。

  业界分析认为,美国线货量增长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补库存需求,二是因船期延误而提前出货的心理因素。后者表现为重复订舱或超额订舱,加剧了运力短缺,进而推高了运价。一些航运公司已经观察到,由于高运价,一些低价货品减少了出货量或延迟了发货时间。

  货代人士透露,尽管进入6月以来,航运公司频繁发出涨价通知,但由于近期多家航运公司推出美国线加班船以争夺货源,原本计划在6月1日针对签约客户加征旺季附加费的行动被迫取消。这些加班船部分来自新船下水,也有从其他航线调派的,都是为了抓住高运价带来的商机。这也使得新增运力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市场人士强调,当前市场上集装箱和舱位都极度紧缺。客户若希望以现货价格订舱,可能面临无法获得集装箱的风险,因为许多船舱在月初开舱时就已经满员。此外,由于港口拥堵严重,许多船公司不得不选择跳港,导致集装箱往返时间延长,进一步加剧了缺箱问题,使得集装箱周转率大幅下降。

  展望未来,航运公司计划在6月中旬对欧美线每40英尺集装箱再涨价1000美元。然而,这一涨价计划能否成功实施以及涨价幅度如何,将取决于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航运公司的船舶配置。目前,航运公司纷纷抢进高运价的美国线,但未来出货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运价,仍是一个未知数。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