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海岸的波特兰港,一个曾经承载着俄勒冈州进出口国际集装箱货物重任的港口,如今却走到了关闭集装箱装卸业务的边缘。这一决定背后,是长达数年的业务亏损,是工会与港口运营商之间的激烈博弈,也是全球航运市场变幻莫测的缩影。
波特兰港,这个昔日年吞吐量破30万TEU的港口,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货源基础。邻近干线铁路和州际高速,运营着多个码头,是美西最大的汽车出口门户和矿石散杂港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充满活力的港口,却在集装箱业务上屡遭挫折。
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当时,波特兰港务局为了寻求集装箱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选择了与私人运营商ICTSI合作。ICTSI以其专业的运营能力和良好的业绩记录,赢得了港务局的信任。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明智的决策,却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ILWU,这个代表美西码头工人的强大工会,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利益和话语权。在与ICTSI的合作中,工会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关于冷箱工作岗位的分配问题,成为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ILWU坚持要求获得这些岗位,而ICTSI则坚称这些岗位应由港务局分配。双方在此问题上互不相让,冲突不断升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ILWU的工人们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抗议和施压。他们缓慢驾驶集卡与桥吊,在堆场周围绕路,甚至假装设备故障,导致码头作业效率大幅下降。船公司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纷纷威胁要取消航线。面对这样的局面,波特兰港不得不向一些船公司提供补贴以换取航线的继续挂靠。然而,这样的做法只能暂时缓解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终于,在2015年,韩进海运撤离了波特兰港,带走了该港约80%的箱量。随后,赫伯罗特也相继撤出,又带走了19%的业务。码头的集装箱业务几乎名存实亡。面对这样的局面,ICTSI与波特兰港的租约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2017年,双方解除了租约,ICTSI赔付了巨额的赔偿金和港机设备。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疫情期间,跨太平洋航线火热起来,波特兰港也迎来了短暂的复苏。一些船公司开始重新考虑挂靠该港,一些非定期船舶和铁路公司也与该港签订了合同。然而,这样的复苏势头并没有持续下去。随着疫情的缓解和全球航运市场的变化,波特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再次下滑,导致持续亏损。
面对这样的局面,波特兰港务局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关闭集装箱装卸业务。他们试图通过减少码头开放天数、寻求州政府援助、提高装卸费率以及与第三方码头运营商谈判等方式来挽救局面。然而,这些努力最终都没有成功。波特兰港没有找到愿意接盘的运营商,也没有获得足够的援助来维持集装箱服务。因此,他们不得不宣布关闭这一业务。
在这个过程中,ICTSI与ILWU之间的法律纠纷也一直没有停止。ICTSI一直上诉指控工会蓄意赶走船公司并关闭码头。经过多年的拉锯战,双方最终在今年达成了和解。ICTSI获得了一定的赔偿金额,而ILWU也得以撤回破产申请。然而,这样的和解对于波特兰港的集装箱业务来说已经无济于事。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波特兰港集装箱业务的衰落?是工会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是全球航运市场的变幻莫测?还是港口自身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或许这些因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崩溃。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波特兰港已经关闭了集装箱装卸业务,这个曾经繁华的码头也将迎来新的转型和挑战。我们期待波特兰港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新的方向和机遇,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