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的 “起运港”“目的港”“中转港” 是运输链路中三个关键节点,分别对应货物的起始点、最终到达点和中途转运点,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
一、起运港(Port of Origin/Loading Port)
起运港是货物正式进入国际海运流程的第一个港口,也是物流链路的起点。
核心作用:在这里完成货物的装箱、报关、订舱确认等手续,之后货物会被装上指定的海运船舶,开始国际运输。
常见场景:比如从中国发货到美国,若货物在上海港装船,上海港就是起运港;若从深圳盐田港装船,盐田港则为起运港。
注意点:起运港的选择会影响初始运费和运输效率,不同港口的舱位紧张程度、报关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二、目的港(Port of Destination/Delivery Port)
目的港是海运货物最终抵达的港口,也是货物离开海运环节、进入后续派送的终点。
核心作用:船舶到达目的港后,会在这里完成卸船、清关等流程,之后货物会通过卡车、铁路等方式被转运到最终收货地址(如仓库、FBA 仓、客户手中)。
常见场景:还是中国发美国的例子,若货物最终要到洛杉矶,洛杉矶港就是目的港;若要到纽约,纽约港则为目的港。
注意点:目的港的清关效率、港口拥堵情况,会直接影响货物从到港到提货的时间,部分目的港还可能产生码头费、滞港费等额外费用。
三、中转港(Port of Transshipment)
中转港是货物从起运港到目的港的途中,需要临时停靠并更换船舶的港口,仅在 “非直达航线” 中存在。
核心作用:当没有从起运港直达目的港的船舶,或直达航线成本过高时,货物会先运到中转港,卸下后转装到另一艘前往目的港的船舶,继续运输。
常见场景:比如从中国宁波港发货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港,若没有直达船,货物可能先到新加坡港,在新加坡港更换船舶后再前往里约热内卢港,此时新加坡港就是中转港。
注意点:中转港会增加运输时间(通常比直达航线多 3-7 天),且货物在中转过程中存在装卸、存储的额外环节,需确认货代是否已做好货物保护安排。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