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空运的 “运力”?
国际空运的 “运力”,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航线(或航线网络)内,航空公司或空运承运人能够提供的航空货物运输总容量,是衡量空运市场供给能力的核心指标。
其核心载体是货运飞机(全货机)和客机腹舱(客机机身下部用于装载货物的空间),运力的计量通常以 “可用货运吨公里(Available Cargo Tonne Kilometers, ACTK)” 为核心单位 —— 即运输 1 吨货物飞行 1 公里的运力,综合反映了 “运输重量” 与 “运输距离” 的双重维度。此外,也常用 “吨位数”(如单架飞机的最大载货吨)或 “舱位体积” 来简化描述单条航线或单个航班的运力规模。
空运运力的供给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全货机与客机的数量及调度、航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飞机的机型(如大型货机波音 747F、中型货机波音 767F 的载货量差异)、航班频次,以及机场的地面处理能力(如货站装卸效率、跑道起降容量)等。
运力紧张时对物流产生的核心影响
当市场需求远超运力供给(即 “运力紧张”)时,会引发空运物流链条的连锁反应,对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及整个物流时效产生多维度负面影响,具体可归纳为以下 6 点:
1. 运输成本急剧攀升
运力紧张的核心后果是 “供需失衡”,直接触发运价上涨,且涨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高幅度:
基础运价上浮:航空公司会直接提高标准运价(如公布运价 GCR),或取消长期合作的折扣优惠;
附加费激增:针对热门航线、紧急货物的 “舱位预订费”“旺季附加费(PSS)”“拥堵附加费” 等临时费用大幅增加,甚至出现 “竞价抢舱” 的情况 —— 托运人为确保货物出运,需支付远超正常水平的溢价;
隐性成本增加:为避免货物延误,托运人可能被迫选择中转次数更少的 “优先航线”,或委托货代通过特殊渠道订舱,进一步推高综合物流成本。
2. 舱位预订难度陡增,货物出运延误常态化
运力紧张时,“有货无舱” 成为常态,货物无法按计划出运的风险显著上升:
订舱周期延长:原本提前 3-5 天即可确认的舱位,可能需要提前 1-2 周预订,且仍无法保证 100% 确认;
舱位临时被 “甩货”:即使已确认订舱,若航空公司为保障更高优先级货物(如防疫物资、贵重品)或调整航班计划,可能临时取消普通货物的舱位,导致货物滞留机场;
航班频次减少:部分航空公司可能因飞机调度、燃油成本等因素缩减冷门航线或非核心时段的航班,进一步压缩舱位供给,导致货物 “排队等舱”,出运时效从原本的 3-5 天延长至 1 周甚至更久。
3. 物流时效不稳定,供应链计划被打乱
运力紧张直接冲击空运 “高效快捷” 的核心优势,导致货物运输全流程时效不可控:
起运港延误:货物因等舱无法按时装机,导致实际起飞时间远超计划;
中转环节受阻:若货物需经枢纽机场中转(如迪拜、法兰克福、仁川等),中转机场可能因货物积压、地面处理能力不足,延长中转停留时间;
目的地提货延迟:部分热门目的港货站可能因到港货物集中,出现 “爆仓”,收货人需排队等待卸货、清关,进一步拉长从 “飞机落地” 到 “货物到手” 的周期。
这种时效的不确定性,会直接打乱收货方的生产排期(如制造业原材料断供)、销售计划(如零售旺季补货滞后)。
4. 货物运输优先级分化,普通货物受挤压
运力紧张时,航空公司和货代通常会按 “货物价值、紧急程度、客户等级” 对货物进行优先级排序,资源向高价值、高紧急度货物倾斜:
优先保障货物:防疫物资、医疗设备、高价值电子产品(如芯片)、生鲜冷链货物(需快速运输保鲜)等,往往能获得优先订舱、优先装机的待遇;
被挤压的货物:普通工业品、纺织品、低价值消费品等,可能被多次推迟出运,或被迫选择中转航线甚至改走海运,彻底失去空运的时效优势。
此外,长期合作的大型货主(如跨境电商平台、大型制造企业)可能比中小托运人更易获得稳定舱位,进一步加剧中小主体的物流困境。
5. 物流链条容错率降低,操作风险上升
运力紧张会导致物流各环节的 “缓冲空间” 消失,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订舱信息误差风险:若托运人提供的货物重量、体积与实际不符,航空公司可能因舱位紧张直接拒装,且短时间内难以重新订舱;
清关文件瑕疵影响更大:若报关资料出现问题,货物需在起运港或目的港滞留处理,而由于舱位紧张,重新安排后续航班的难度极大,延误时间会大幅延长;
货代服务质量下降:货代因需应对大量订舱需求和航空公司的临时调整,可能出现沟通不及时、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进一步增加托运人的沟通成本和焦虑感。
6. 供应链弹性受冲击,企业运营策略被迫调整
长期或严重的运力紧张,会倒逼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的稳定性,甚至调整运营模式:
增加库存成本:为避免原材料断供或货物短缺,企业可能被迫提前备货、增加安全库存,导致仓储成本上升、资金占用增加;
调整物流渠道:部分企业可能将部分空运货物转向海运、铁运等替代方式,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时效大幅下降,需重新平衡 “成本” 与 “时效” 的关系;
优化供应商与物流商合作:企业可能会与航空公司签订长期包舱协议(尽管成本更高),或与头部货代深度绑定,以锁定稳定的运力资源,减少对市场波动的依赖。
以上便是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