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海运碳排放附加费:2025年船公司征收的附加费有哪些?
2025-05-14 16:25 作者:百运网

随着国际海运业脱碳进程加速,碳排放附加费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成本变量。从区域性法规到国际协议,不同标准的叠加让货主面临复杂的费用结构。

这些附加费究竟如何计算?背后隐藏哪些合规逻辑?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碳排放附加费的分类与征收逻辑

目前国际海运碳排放附加费主要分为两类:区域性强制收费与全球分级收费。

欧盟作为先行者,其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要求船公司为亚洲-欧洲航线购买碳配额,2025年覆盖比例从40%提升至70%,直接推高附加费成本。

这类费用基于实际燃料消耗量乘以动态碳价,但因欧盟碳配额市场波动剧烈,部分船公司采用固定费率简化计算,可能产生超收争议。  

另一类源于国际海事组织(IMO)2025年通过的全球分级收费框架。

该体系对超标船舶实施阶梯式惩罚:排放强度超过上限的船舶需支付每吨380美元罚款,中度超标则按100美元/吨征收。

与欧盟的“全链条覆盖”不同,IMO规则允许船公司通过购买碳信用或技术升级抵消部分费用,形成“技术措施+经济处罚”的双轨制。

这种差异导致附加费呈现地域分化——欧盟航线侧重硬性成本转嫁,而全球航线更强调技术合规带来的费用弹性。

国际海运 

附加费结构与合规策略的关联

船公司的附加费设计往往暗含合规导向。

以FuelEU Maritime为例,该法规要求船舶燃料温室气体强度每年降低2%-6%,促使船公司推出“绿色航运服务包”。

选择使用生物燃料或甲醇的货主可豁免附加费,本质上将环保成本转化为市场选择机制。这种模式推动附加费从单纯的成本项目升级为供应链碳管理的调控工具。  

由于欧盟碳配额价格波动,部分船公司采用季度调整机制平衡风险。货主需关注附加费说明中的“基准年设定”“燃料生命周期计算方式”等细节。  

说到最后

2025年海运碳排放附加费的本质是环境成本市场化。从固定费率到动态分级,从区域强制到全球博弈,每一笔费用都折射出航运业的脱碳路径选择。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本文内容基于国际海事组织及欧盟委员会公开政策整理,具体费用标准请以船公司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