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海运关税申报:海关低申报有哪些风险?
2025-05-13 18:03 作者:百运网

国际海运中的关税低申报行为,本质上是企业风险管理与海关监管技术的动态博弈。

随着全球海关数字化系统的升级与气候变化议题的深化,低申报已从传统税务问题演变为涵盖法律、贸易壁垒与供应链稳定的复合型风险。

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风险与贸易制裁的双重升级

海关低申报的直接风险来源于各国不断强化的数据穿透能力。

以中国海关为例,《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若申报价格与实际货值差异影响税款征收,处罚基数为漏缴税款的30%-200%,而非货物总价值的固定比例。

欧盟方面,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自2026年起将航运碳足迹纳入关税计算。

船舶若因绕行高碳排放航线导致整体碳强度超标,即便货物申报价格合规,仍可能触发额外绿色关税。

这种“环境合规连带责任”要求企业同步优化运输路径与申报策略。  

RCEP虽允许区域价值成分累积,但若中转加工未改变商品税则号(HS Code)核心特征,欧盟可启动追溯性调查,要求补缴5年内的关税差额。

2025年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已试点海关数据区块链共享,进一步压缩灰色操作空间。  

国际海运

合规策略重构:数字化与规则穿透

应对低申报风险需建立三层防御体系:

首先是动态价格锚定,参考目标国海关发布的商品价格参数库,例如美国CBP的AVD数据库,将申报价控制在市场波动合理区间。

其次是碳关税的主动管理。IMO净零框架规定,2028年起船舶需提交全生命周期(Well-to-Wake)碳排放报告。

企业可通过选择低碳航线、使用风力辅助推进技术降低碳强度,避免因运输环节超标触发连带关税惩罚。  

中国“单一窗口”与欧盟ICS2系统已实现提单、发票、支付数据的区块链核验。当系统检测到申报价格与区块链记录偏差超5%时,自动触发预警并要求补充第三方验货报告。

说到最后

海关低申报风险已从单一的税务问题,演变为涵盖环境合规、数据穿透与国际规则适配的系统性挑战。企业需以数字化单证管理为核心,同步优化运输碳足迹与申报策略,在合规框架内实现成本可控。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本文内容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IMO净零框架及欧盟CBAM机制整理,具体操作请以目的国最新规定为准。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