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空运中,2025年4月深圳至洛杉矶的空运基准运价较年初暴跌52%,创下十年最大单季跌幅。这一现象看似是市场供需失衡的直观表现,实则是中美关税政策与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税冲击波:传统贸易货量的雪崩与运力真空
美国对华加征的145%关税已彻底改变传统贸易的货流结构。以洛杉矶港为例,2025年一季度出口集装箱量同比锐减15%,空箱堆积量创十年新高,直接导致空运普货需求骤降90%,服装、家居等传统大宗商品因终端售价上涨12%-15%,进口商被迫削减订单,转而通过东南亚近岸采购替代供应链。
运力重构博弈:海运替代效应与航线网络塌缩
海运市场的剧变正在向空运传导。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的“来源附加费”迫使航运公司削减44%的中美航线运力,大量货主转向空运抢时效。但这一替代效应被关税导致的整体货量萎缩抵消——德鲁里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预计下降1%,跨太平洋航线订舱量同比暴跌54%
航司为应对货量波动,将全货机运力向东南亚—美东航线倾斜(如越南—芝加哥直飞频次增加30%),导致中美传统干线出现“结构性运力缺口”。同时多式联运方案的成熟,使部分高时效需求转向区域性枢纽,进一步稀释核心航线的价格支撑。
总结
中美空运价格的腰斩本质上是全球供应链“去中心化”的缩影。企业需建立关税弹性模型,将普货与电商货的运输方案分离,同时利用东南亚产能转移和区域性航线重构对冲风险。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本文所述市场动态及政策影响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具体执行以各国官方公告及承运商最新规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