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美国企业因无力承担高额关税,价值上百万元的货物被迫滞留在中国,无法运回美国。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美国关税政策对美企造成的沉重打击,也为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自4月初以来,美国新的关税政策生效,从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订单量急剧下降,降幅约达三分之一。作为美国重要的海运枢纽,长滩港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其吞吐量还将进一步减少20%。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某小企业负责人斯科特·安德森无奈透露:“我们现在有价值25万美元的货物滞留在中国,根本没钱支付高达40万美元的关税,只能被迫冻结所有发货、订单以及生产。”
目前,美国市场上95%的进口婴儿手推车来自中国。据业内人士预测,受高额关税影响,美国市场上出售的婴儿手推车价格将至少上涨50%。不仅如此,美国超过七成的进口玩具同样产自中国,后续这些玩具产品的价格,也极有可能因关税问题产生波动。
美国政府此前推行的关税政策,本意是想要保护本土产业、促进制造业回流,然而现实却背道而驰。对于依赖中国进口原材料或成品的美国企业而言,高额关税使得它们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像斯科特·安德森的企业,不仅货物滞留,运营陷入停滞,员工数量也从原本的12人锐减至5人,甚至面临破产危机。而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婴儿手推车、玩具等日常商品价格的上涨,无疑将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生活成本负担。
在这样的局势下,部分美国企业试图寻找中国产品的替代品,可过程困难重重。汤姆·沃克在美国夏威夷经营一家生产饼干和其他甜食的公司,其产品包装一直从中国进口。如今,他虽依靠库存包装维持运营,并努力在美国本土或其他地区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由于中国产品在价格、质量以及供货稳定性上具有综合优势,短时间内找到合适替代品并非易事。明尼苏达州一家婴幼儿用品公司的创始人也表示,公司产品在中国制造,因无力承担关税,大量货物滞留中国,寻找新的生产地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新产地的生产工艺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或者生产成本更高。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双边贸易往来频繁且规模庞大。美国单方面实施的关税举措,不但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反而使本国企业和消费者陷入困境,对美国自身经济以及就业市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未来,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实施,后续影响究竟会如何发展,美企又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中美贸易关系又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