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国际快递降低物流成本,核心是从 “渠道选择、货物优化、合作模式、流程管控” 四个维度系统性规划,而非单一追求低价,需在成本、时效、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精准匹配物流渠道:避免 “用贵渠道” 或 “错配渠道”
不同渠道的价格、时效差异极大,企业需根据货物特性(重量、类型)、目的地、时效需求选择最优渠道,避免为不必要的 “快时效” 或 “通用服务” 多付费:
按货物重量分层选渠道
轻小件(单票 < 2kg):优先选邮政小包(如中邮小包、新加坡邮政)或专线小包(如中美专线小包、中欧小包),这类渠道针对轻小件有单价优势,且清关便利性高,比商业快递(DHL、FedEx)便宜 30%-50%。例如从中国寄 2kg 货物到美国,专线小包单价约 80-100 元 /kg,而 DHL 可能达 150-200 元 /kg。
中大件(2kg <单票 < 30kg):选专线空运(如中美空派、中欧空派),这类渠道整合了空运资源,价格介于商业快递和小包之间,且支持 “双清包税”(部分渠道),避免额外清关成本。若对时效要求不高(允许 7-15 天),比商业快递成本低 20%-40%。
大批量货物(单票 > 50kg 或整柜):优先选国际海运(拼箱或整柜),海运单价仅为空运的 1/3-1/5,适合非紧急的货物(如原材料、成品库存)。例如从中国发 1 吨货物到欧洲,海运成本约 2000-3000 元,而空运可能需 1 万 - 1.5 万元;若目的地有陆运条件(如中国到东南亚),陆运成本也低于空运,且时效比海运快(约 3-7 天)。
按目的地 “难度” 选专项渠道
部分国家 / 地区清关复杂、偏远费高,通用渠道成本高且易滞留,需选针对性渠道:
欧美主流国家(美、英、德、法):可选 “空派专线 + 本地派送”(如美国 UPS 空派、欧洲 DHL 空派),物流商与本地派送商合作,能规避偏远费,且清关效率高,比直接用国际商业快递节省 10%-15%。
清关严格地区(巴西、俄罗斯、印度):选 “双清包税专线”,提前包含清关费和税费,避免货物因清关延误产生仓储费(部分港口仓储费高达 50-100 元 / 天),且整体成本比 “商业快递 + 单独清关” 低 25% 左右。
偏远地区(如美国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北部):优先选邮政渠道(如 EMS),邮政网络覆盖广,几乎无偏远费,而商业快递的偏远费可能高达 30-80 元 / 票,长期发件会显著增加成本。
二、优化货物包装与规格:从 “源头” 降低计费重量
国际快递按 “计费重量”(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取大值)收费,企业可通过优化包装、调整货物规格,直接降低计费重量,这是最易落地的成本控制手段:
压缩轻泡货体积,降低体积重量
轻泡货(如羽绒服、毛绒玩具、泡沫包装的产品)是 “体积重量> 实际重量” 的重灾区,需重点优化:
用真空压缩袋:对羽绒服、被子等蓬松货物,抽真空后体积可减少 50%-70%,例如原本包装后体积重量 10kg 的羽绒服,压缩后体积重量可能降至 4kg,直接减少 60% 的计费重量。
选 “紧凑包装”:避免用过大的纸箱,按货物实际尺寸定制包装(如定制泡沫内衬、折叠纸箱),减少 “空箱体积”—— 例如某企业发电子配件,原用 40cm×30cm×20cm 的纸箱(体积重量 4kg),改用 30cm×25cm×15cm 的定制箱(体积重量 1.875kg),单票计费重量减少 53%。
合并小件货物,降低 “单票成本”
若企业需发多票小件货物(如单票 <1kg)到同一目的地,单独发件会产生多笔 “首重费”(部分渠道首重费比续重贵 2-3 倍),合并后按 “总重量” 计费更划算:
例如:3 票 1kg 的货物到美国,单独发专线小包,每票首重 50 元(续重 30 元 /kg),总费用 = 3×50=150 元;合并为 1 票 3kg 的货物,按续重计费,总费用 = 50+(3-1)×30=110 元,节省 27%。
注意:合并时需确保货物类型兼容(如普通品和敏感品不可混装),且包装总重量不超过渠道限制(如部分专线小包限重 30kg)。
三、深化与物流商的合作:争取 “议价权” 与专属服务
企业的 “发货量” 和 “合作稳定性” 是与物流商议价的核心筹码,长期稳定合作可争取更低单价、更多优惠,同时规避隐性成本:
按 “发货量” 谈阶梯价
物流商通常对 “月发货量” 大的企业提供阶梯折扣,发货量越高,单价越低,例如:
月发货量 < 50kg:商业快递单价 180 元 /kg;
月发货量 50-200kg:单价降至 150 元 /kg(优惠 17%);
月发货量 > 200kg:单价可降至 120 元 /kg(优惠 33%)。
企业可统计过往 3-6 个月的平均发货量,主动与物流商(如 DHL 代理、专线货代)谈阶梯价,明确 “达到某一量级后的折扣比例”,并签订合作协议锁定价格(避免旺季涨价)。
选择 “一级代理” 或 “直客合作”,减少中间环节
国际快递市场存在 “多级代理”(如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每级代理都会加差价,企业直接与 “一级代理” 或物流商 “直客部门” 合作,可跳过中间环节,拿到更低的 “一手价”:
例如:某企业通过三级代理发 DHL 到欧洲,单价 160 元 /kg;直接与 DHL 一级代理合作,单价降至 130 元 /kg,单票成本减少 19%。
鉴别方法:查看代理是否有物流商官方授权(如 DHL 授权证书、FedEx 合作伙伴标识),或要求提供 “官方报价单” 对比。
争取 “额外优惠” 与 “隐性成本减免”
除了单价折扣,还可与物流商协商减免隐性成本、争取额外服务,例如:
减免偏远费:若企业长期发某一偏远地区(如美国夏威夷),可协商 “每月固定减免一定票数的偏远费”,或按 “季度结算” 降低偏远费比例(如从 5 元 /kg 降至 3 元 /kg)。
免费上门取件:部分物流商对小批量客户收取上门取件费(20-50 元 / 次),企业可协商 “月发货量达标后免费上门取件”,每月若取件 10 次,可节省 200-500 元。
延误理赔:签订协议时明确 “时效延误赔偿条款”(如超过约定时效 1 天,减免该票 10% 运费),避免因物流延误导致企业额外损失(如客户罚款)。
四、管控流程与细节:避免 “不必要的额外支出”
企业在发件流程中,因操作失误(如申报错误、包装破损)产生的额外成本(如罚款、重寄费、仓储费)往往被忽视,需通过流程管控规避:
规范申报:避免 “低报 / 错报” 导致的罚款与滞留
低报风险:为少交关税故意低报货物价值,若被目的国海关查出,会面临 “罚款”(通常为申报差额的 2-5 倍)或货物被扣(产生仓储费),反而增加成本。例如某企业将 1000 元的电子产品申报为 200 元,被美国海关查出,罚款 1600 元(差额 800 元 ×2 倍),远高于节省的关税。
正确做法:按货物 “实际采购价或市场公允价” 申报,同时提供清晰的 “商业发票”(注明货物名称、材质、用途、数量、单价),降低海关查验概率;对高价值货物,提前与物流商确认 “合理申报范围”,平衡关税与风险。
提前规划发货:避开旺季涨价与拥堵
国际物流有明显的 “旺季”(如欧美圣诞季前 2-3 个月、中国春节前后),旺季时物流商可能涨价 20%-50%,且时效延误(导致仓储费增加)。企业需:
提前备货:在旺季前 1-2 个月完成发货,例如针对欧美圣诞季,9-10 月发货,避开 11 月的涨价高峰;
错峰发货:若无法提前备货,优先选 “不涨价或少涨价” 的渠道(如邮政渠道通常涨价幅度小于商业快递),或与物流商协商 “旺季保价”(锁定旺季单价)。
跟踪货物动态:及时处理异常,减少额外支出
货物发出后,需通过物流商的跟踪系统实时查看状态,若出现 “清关滞留”“派送失败” 等异常,及时处理:
清关滞留:若因缺少文件(如原产地证、3C 认证)导致滞留,需 24 小时内补充文件,避免产生仓储费(部分港口仓储费按天计算,超过 7 天可能被退运,退运费是发货费的 1.5-2 倍);
派送失败:因地址错误或收件人不在导致派送失败,需及时更正地址或协调二次派送,避免货物被退回(退运成本高且耗时)。
五、长期策略:整合供应链,降低 “整体物流成本”
若企业有稳定的国际业务,可通过整合供应链进一步降低长期物流成本:
在目的地设 “海外仓”:降低末端派送成本
将货物提前运到目的国的 “海外仓”,客户下单后从海外仓本地派送,比 “国内直发” 成本低 30%-50%,且时效快(1-3 天)。例如某跨境电商企业,国内直发美国的成本为 80 元 / 单,通过美国海外仓本地派送,成本降至 35 元 / 单,单票节省 56%;同时避免了 “国际运输延误” 导致的客户退货(退货成本通常是发货费的 2 倍)。
与供应商协商 “集中发货”:降低采购物流成本
若企业从多个供应商采购货物,可协商 “所有供应商将货物送到指定仓库集中打包”,再统一发国际快递,避免 “多票小货分别发货” 产生的重复首重费和包装费。例如某企业从 3 个供应商采购零件,原本 3 个供应商分别发货(总运费 600 元),集中发货后总运费降至 400 元,节省 33%。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涉及到的所有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