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空运清关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国际空运如何解决清关问题)
2025-09-08 09:16 作者:百运网

  在国际空运中,清关失败会导致货物滞留机场(产生仓储费、滞港费),甚至被退运或销毁,核心原因多与单据不规范、货物不合规、信息不匹配相关,不同原因对应不同的解决思路,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清关失败的核心原因

  1. 单据问题:清关的 “基础凭证” 缺失或错误

  单据是海关审核货物合法性、确定税费的核心依据,任何疏漏都可能直接导致清关受阻,这是最常见的失败原因,具体包括:

  核心单据缺失:未提供清关必需的关键文件,例如商业发票(未注明货物真实价值、数量、型号)、装箱单(未清晰列明货物明细,如材质、用途)、提单(空运提单信息与其他单据不一致,如收发货人名称、货物件数);若货物属于特殊品类(如食品、药品、电子产品),未提供对应的资质文件(如食品需 “卫生证书”、电子产品需 “3C 认证”、品牌货需 “商标授权书”)。

  单据信息错误或不一致:不同单据间关键信息不匹配,例如商业发票上的 “货物名称” 与装箱单的 “货物描述” 不一致,提单上的 “收发货人地址” 与清关申报的地址不符,或发票金额与货物实际价值差异过大(如为避税低报价值,被海关判定为 “申报不实”)。

国际空运,清关失败

  单据格式不规范:未按照目的国海关要求的格式准备单据,例如部分国家(如巴西、印度)要求发票需经当地领事馆认证,或单据需用当地语言(如西班牙、法国需附加法语 / 西班牙语翻译件),未满足格式要求会被海关直接退回。

  2. 货物问题:货物本身不符合目的国规则

  货物的品类、属性、合规性直接决定能否通过海关审核,常见问题包括:

  禁运 / 限制类货物未提前报备:货物属于目的国禁运品类(如易燃易爆品、危险品未按危险品流程申报),或属于限制进口品类(如动植物产品未提供 “检疫证书”、医疗器械未取得当地市场准入许可),未提前办理审批手续就发货,会被海关扣押。

  货物标签 / 标识不合规:部分国家对货物标签有强制要求,例如食品需标注 “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电子产品需标注 “电压、认证标志(如欧盟 CE、美国 FCC)”,若标签缺失、模糊或未用当地语言标注,会被判定为 “标识不合格”。

  货物与申报信息不符:海关查验时发现实际货物与申报内容不一致,例如申报为 “普通服装”,实际为 “品牌服装”(未提供授权),或申报数量为 “100 件”,实际为 “120 件”,会被判定为 “申报不实”,情节严重时可能被认定为 “走私”。

  3. 流程与政策问题:未适配目的国清关规则

  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清关流程差异极大,若未提前了解并适配,易导致失败:

  未提前了解目的国特殊政策:例如部分国家(如沙特、阿联酋)要求所有进口货物需提前在当地 “海关系统” 备案(如沙特的 “SABER 认证”),未备案的货物无法清关;又如欧盟对进口货物征收 “VAT 增值税”,若未提前确认税费承担方(发货方或收货方),导致税费未及时缴纳,货物会滞留。

  清关主体资质不足:若收货方(或清关代理)无目的国合法的清关资质(如无进口权、未在当地海关注册),无法提交有效清关申请,导致货物卡在海关环节;部分国家(如美国)要求清关需由 “有 Bond 资质的清关行” 代理,无 Bond 资质则无法启动清关。

  税费问题未解决:未及时缴纳海关核定的关税、增值税或其他杂费(如反倾销税、消费税),或对税费金额有异议但未及时与海关沟通,会导致货物被扣押,直至税费结清。

  二、清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清关失败后需先 “明确原因”(通过货代或目的国清关代理获取海关反馈),再针对性处理,核心原则是 “快速补正、主动沟通”:

  1. 针对 “单据问题”:及时补正或修正

  若 “单据缺失”:例如缺少卫生证书、商标授权书,需立即联系国内相关机构(如商检局、品牌方)补办,补办好后通过货代提交给目的国海关,部分国家允许 “后补单据”(需缴纳少量滞纳金);

  若 “信息不一致”:例如提单与发票的收发货人名称不符,需联系航空公司修改提单信息(或由货代协调出具 “更正说明”),确保所有单据关键信息统一后重新申报;

  若 “格式不规范”:例如未提供当地语言翻译件,需立即委托专业机构翻译(确保翻译件盖章有效),并提交给海关补充审核。

  2. 针对 “货物问题”:合规处理或调整

  若 “禁运 / 限制类货物”:先确认货物是否属于 “绝对禁运”(如毒品、武器,此类货物通常会被销毁),若属于 “限制类”(如需审批的医疗器械),需由收货方在目的国紧急办理进口许可(或找有资质的代理协助办理),拿到许可后提交海关解锁;若无法办理许可,只能申请 “退运”(需承担退运运费、滞港费);

  若 “标签不合规”:在目的国当地找合规的贴标服务商,对货物重新贴标(需符合当地要求),贴标完成后由海关查验确认,合格后即可放行;

  若 “货物与申报不符”:若为 “无心之失”(如数量报错),需向海关提交 “情况说明”,解释差异原因并补报正确信息,同时补缴可能产生的额外税费;若为 “品牌货未授权”,需由品牌方出具 “临时授权书”(若无法获取),则可能面临货物被没收或退运。

  3. 针对 “流程与政策问题”:适配规则并推进

  若 “未了解特殊政策”:例如未做 “SABER 认证”,需由收货方在目的国紧急申请认证(通常需 3-5 个工作日),认证通过后提交海关;若目的国要求 “提前备案”,需立即补做备案流程,避免货物长期滞留;

  若 “清关主体资质不足”:更换有资质的清关代理(如找有 Bond 资质的美国清关行),由新代理重新提交清关申请;若收货方无进口权,可由货代协助找 “第三方进口商”(即 “双清包税” 模式中的代理进口方),以第三方名义完成清关,再将货物转交收货方;

  若 “税费问题”:先确认税费金额的计算依据(可要求海关出具税费明细),若对金额无异议,由收货方或发货方及时缴纳(可通过货代代缴);若有异议,由清关代理协助向海关提交 “税费复核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货物真实价值凭证),待海关复核通过后按正确金额缴纳。

  4. 长期预防:提前规避清关风险

  清关问题的核心是 “预防优于解决”,建议在发货前做好 3 件事:

  确认目的国政策:通过货代、目的国合作方或海关官网,了解货物对应的进口要求(如需哪些资质、标签规则、税费标准),尤其关注敏感国家(如巴西、俄罗斯、中东各国)的特殊规定;

  规范单据与申报:确保所有单据(发票、装箱单、提单)信息一致、真实,不低报 / 高报货物价值,对特殊品类提前准备好全套资质文件;

  选择专业清关代理:优先选择有目的国本地清关能力的货代(或 “双清包税” 服务商),其熟悉当地海关规则,可提前排查风险,避免因流程不熟悉导致清关失败。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