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追踪时若查到包裹 “卡在海关”,先别慌 —— 海关滞留通常与申报信息、货物属性、清关材料等有关,只要针对性解决,多数情况能顺利放行。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分享分步骤的追踪与解决技巧,帮你快速突破海关滞留困境。
第一步:先 “精准定位” 滞留原因,别只看 “海关扣留”
包裹显示 “正在清关”“海关查验”“扣留待处理” 等状态时,先通过追踪信息 + 主动查询确认具体原因,避免盲目联系快递商。
查追踪详情页的 “细分状态”:
优质快递渠道(如 DHL、FedEx、UPS)的追踪信息会标注滞留细节,比如:
若显示 “申报价值与货物不符”“等待补充申报文件”:大概率是申报问题(如低申报、货物品名模糊);
若显示 “货物需进一步查验”“等待海关审核”:可能是随机抽查(概率约 5%-10%),或货物含敏感成分(如疑似侵权、未合规的电子产品);
若显示 “等待收件人支付关税”:是海关对货物征收了进口税,需收件人补税;
若显示 “文件缺失”:可能缺原产地证、卫生证(食品 / 化妆品)等清关材料。
直接联系快递商 / 货代,要 “海关回执”:
若追踪信息模糊(如仅显示 “海关滞留”),立即联系发件时的快递商或货代,要求提供 “海关滞留的具体回执”(部分国家海关会出具书面通知,如美国 CBP 的 “扣留告知单”、欧盟的 “清关补充材料通知”)。
提示:货代比官方客服响应更快,若通过第三方货代发货,直接让货代对接当地清关代理(他们有海关内部沟通渠道,能查到更细节的原因,如 “某件商品未标注成分”)。
第二步:按 “滞留原因” 针对性解决,分场景处理
不同原因的解决方式差异很大,盲目补材料或申诉反而可能拖延时间。以下是 4 种常见情况的对应策略:
场景 1:申报问题(最常见!占海关滞留的 60% 以上)
典型情况:低申报(申报值远低于市场售价)、品名错误(如把 “蓝牙耳机” 写成 “普通耳机”)、漏报(如包裹含 3 件商品但只申报了 2 件)。
解决步骤:
按海关要求 “补充 / 修正申报”:
若海关明确 “需重新申报”,根据要求调整申报信息 —— 比如低申报需提供真实购物发票(电子版即可),修正后通过快递商上传给海关(别自己发邮件,快递商有专属申报通道,效率更高)。
若被判定 “低申报嫌疑”,可申诉:
若确实是个人自用(非销售),提供购买记录(如电商订单截图)、用途说明(如 “留学生自用书籍”),部分国家海关(如德国、日本)接受 “个人自用声明”,说明 “非商业用途,无盈利意图”,可降低处罚概率。
场景 2:需补税 / 缴费用(第二常见,占比约 20%)
典型情况:货物超 “免税额度”(如欧盟个人自用超 150 欧元、美国超 800 美元需缴税)、产生关税 / 增值税未支付。
解决步骤:
确认税费金额和支付方式:
快递商通常会通过邮件 / 短信发送 “缴税通知”,附支付链接(如 DHL 的 “Tax & Duty Payment Portal”、UPS 的 “Clearance Payment” 页面),直接在线支付即可(支持信用卡、当地支付方式,别拖延 —— 部分国家超 3 天未缴会收滞纳金)。
若收件人不便支付,可由发件人代缴:
联系快递商客服,说明 “发件人代缴税费”,提供发件人支付账户信息,部分渠道支持 “税费到付转预付”(可能收 10%-15% 手续费,但能避免收件人因不懂操作延误)。
场景 3:货物属 “敏感 / 限制类”,需补充合规材料
典型情况:货物含敏感成分(如化妆品含酒精、食品无中文标签)、涉及认证(如电子产品缺 FCC 认证、儿童玩具缺 CE 认证)、疑似侵权(如仿牌包、未授权的品牌商品)。
解决步骤:
若为 “合规敏感货”(如正规化妆品、带认证的电子产品):
按海关要求补材料 —— 比如食品补 “原产地证 + 卫生证”,化妆品补 “成分检测报告”,电子产品补 “FCC/CE 认证证书”(提前找品牌方或供应商索要,电子版盖章件通常有效),通过快递商提交给海关后,1-3 天内会重新审核。
若为 “疑似侵权 / 禁运品”(如仿牌、未备案药品):
谨慎处理!若确实是正品但未带授权书,可补品牌方出具的 “销售授权函”;若确认是禁运品(如部分国家禁运的肉类食品、电子烟),可能需接受 “退运” 或 “销毁”—— 退运需支付往返运费(约为原运费的 80%),但能减少罚款,建议优先选退运(若被海关判定 “违规进口”,可能被罚款 + 没收)。
场景 4:随机抽查 / 流程延误(无需过度紧张)
典型情况:无明确原因,仅显示 “海关例行查验”(海关会随机抽取包裹检查,尤其旺季或高价值货物)。
解决步骤:
先 “等”:普通抽查通常 1-3 天会完成(欧美主流国家效率较高,小国家可能需 3-7 天),无需主动操作,可每天刷新追踪信息,若超过 5 天仍无动静,再联系快递商。
让快递商 “催清关”:若延误超 7 天,让货代或快递商的当地清关代理向海关提交 “查验加急申请”(部分渠道付费可加急,如 DHL 的 “Clearance Priority Service”,约 100-200 元 / 票,能缩短 2-3 天)。
第三步:若长期滞留(超 10 天),果断 “止损” 或申诉
若按上述步骤操作后,包裹仍滞留超 10 天(小国家可能更长),需根据 “货物价值” 做止损决策:
低价值货物(如低于 200 元):若海关要求补税或退运费用接近货物价值,可申请 “放弃货物”(联系快递商提交 “放弃声明”,避免产生后续仓储费 —— 海关仓库通常免费存放 7-15 天,超期每天收 5-20 美元仓储费,越拖越亏)。
高价值货物:若确认海关处理有误(如误判为敏感货),可委托当地清关公司申诉 —— 清关公司熟悉当地海关法规,能提交正式申诉函(如美国可向 CBP 提交 “Protest Letter”),申诉成功率比个人操作高 40% 以上(费用约为货值的 5%-10%,但能挽回货物损失)。
关键提醒:提前避坑比事后解决更重要
海关滞留的核心是 “货物与申报匹配 + 合规”,发货前做好 3 件事,能减少 80% 的滞留概率:
申报 “如实且详细”:别写 “礼品”“样品”(除非真的是),按实际品名申报(如 “纯棉 T 恤” 别只写 “衣服”),附清晰的 “货物清单”(含数量、单价、用途);
提前查 “目的国禁忌”:比如澳大利亚禁运木质包装(需熏蒸证)、加拿大禁运电子烟,发货前让货代确认 “货物是否符合目的国海关规定”;
留 “准确联系方式”:收件人电话、邮箱写清楚(海关可能直接联系收件人补材料,联系方式错误会导致滞留时间翻倍)。
总之,包裹卡在海关不可怕,先查原因再针对性补材料 / 沟通,多数情况 3-7 天能解决。若自己搞不定,别犹豫 —— 让专业的货代或清关公司介入,效率会高得多!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