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2025亚马逊FBA趋势前瞻:政策变化与运营策略调整
2025-08-22 15:04 作者:百运网

  在全球跨境电商领域,亚马逊 FBA(Fulfillment by Amazon)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众多卖家拓展全球业务的关键依托。2025 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迭代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亚马逊 FBA 政策出现了一系列重要调整,这对卖家的运营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及时洞察这些趋势,精准调整运营策略,成为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点。

亚马逊FBA,趋势前瞻

  一、2025 亚马逊 FBA 政策关键变化

  (一)FBA 分仓新规:优化整合选项

  2025 年 2 月 20 日起,亚马逊对标准尺寸商品的入库配置服务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 “部分货件拆分” 选项,将其优化整合为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 与 “最低货件拆分” 两种入库方式。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 是基于亚马逊庞大的物流数据和先进算法,为卖家提供的优化方案。若卖家能将至少 5 个相同的纸箱或托盘,发往多个美国运营中心,便可免收入库配置服务费。这一方式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减少货物在中转站的分拣时间。而 “最低货件拆分” 对卖家的纸箱或托盘包装没有特定要求,卖家可将库存发往所选地理区域(美西、美中或美东)内的单个仓库,但需支付相应的入库配置服务费。

  这一政策变化,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卖家影响各异。对于有一定规模、货物包装统一且销量较大的卖家而言,“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 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机遇。而新入驻的小卖家、发货量不大或多 SKU 的卖家,选择 “最低货件拆分” 可能会导致单件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二)配送费与仓储费政策调整

  从 2025 年 10 月 15 日到 2026 年 1 月 14 日,亚马逊实施旺季配送费。尽管美国、加拿大站的费用与 2024 年持平,但卖家仍需借助亚马逊平台工具,提前精准测算成本影响。此外,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AWD)和 FBA 的入仓截止日期也已发布,平台建议卖家在 8 月和 9 月完成备货,以规避旺季仓储容量紧张的问题。

  在仓储费方面,亚马逊始终依据库存存储时间、商品尺寸及重量等因素进行收费。长期仓储费(存放超 365 天的库存)的收费标准远高于月度仓储费,这就促使卖家必须合理控制库存周转,及时清理冗余库存。

  (三)可融化商品库存接收限制

  在 2025 年 4 月 15 日至 10 月 15 日期间,亚马逊配送中心全面停止接收可融化库存商品。这一政策变动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巧克力、果冻、奶酪等食品类目,润唇膏等美妆个护产品,蜡烛等家居用品,以及某些热敏性产品和药品栓剂等。若在 4 月 15 日之后,存储或者运送到亚马逊运营中心的易融库存,从 5 月 1 日起,将会被标记为 “无法配送” 并被弃置,卖家还需支付相应费用。不过,从 5 月 1 日到 10 月 15 日,卖家可通过自配送模式继续销售相关商品。

  (四)自配送订单有效追踪率(VTR)新政策

  2025 年 1 月 15 日起,亚马逊更新自配送订单的有效追踪率政策,旨在让买家更清晰地掌握订单追踪情况。该政策在欧洲站和美国站的要求略有不同。欧洲站规定,价值超过 15 欧元的国内货件必须纳入有效追踪号码费率的计算,卖家需在类别级别保持至少 95% 的有效追踪号码率。美国站则要求,价值低于 5 美元的包裹至少要有一次有效的承运人扫描;价值高于 5 美元的包裹需提供两次有效扫描,包括一次到达承运人设施的扫描和一次交付或尝试交付的扫描。虽然部分货件可享受豁免,但这一政策仍增加了卖家的物流成本,尤其是对销售低价商品的卖家而言,挑战更为严峻。

  二、卖家运营策略调整建议

  (一)物流策略优化

  面对 FBA 分仓新规,卖家首先要全面评估现有分仓模式。仔细分析历史货件拆分数据,对比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 与 “最低货件拆分” 两种新选项的成本差异,提前模拟 2025 年的物流预算。若选择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对于预计销量大且库存充足的产品,卖家要将其打包成至少 5 个相同的纸箱或托盘,发往多个运营中心,以享受免入库配置服务费的优惠。而对于销量相对稳定但物流成本较高的产品,可考虑 “最低货件拆分”,同时通过降低头程运费、提高库存周转率等方式,平衡整体物流成本。

  在包装环节,卖家需格外注意。若选择 “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备货时要确保每个纸箱或托盘内的商品组合完全一致,商品数量相同。这就要求卖家在采购、分拣、包装等环节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避免混装、错装等情况。

  此外,卖家还应关注其他物流优化途径。例如,对于中大件货物卖家,可采用海外仓代发的方式,物流成本有望降低 20%-30%,订单履约时效可缩短至 2-5 天,断货风险减少 40%。通过头程运输优化,如采用批量海运 + 拼箱策略,大件商品的头程成本较空运可降低 60%-70%。同时,根据目标市场布局海外仓,建立区域化仓网,利用智能订单分配系统根据买家位置自动匹配最近仓库发货,尾程成本可再降 30%。

  (二)库存管理升级

  库存管理是应对政策变化的关键环节。在 FBA 可融化商品库存接收限制政策下,卖家要尽快梳理库存情况,制定库存清理计划。对于保质期较长的可熔化商品,可开展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组合销售等,加快库存周转。也可与供应商沟通,协商退货、换货或调整进货计划。若决定在政策期间采用自配送模式,需提前寻找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将库存移至具备温控设施的美国海外仓,确保订单由海外仓直发,维持 Listing 正常销售。同时,及时在亚马逊平台更新物流信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日常运营中,卖家要利用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实时追踪库存状态。结合历史销售数据与市场趋势预测,自动触发补货提醒。通过仓储管理系统(WMS)设置安全库存阈值,降低断货率和滞销品库存。例如,某家居品牌借助 WMS 系统,黑五期间断货率从 25% 降至 5%,滞销品库存减少 40%。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热销品类,按需求集中备货至核心仓,减少无效库存。数据显示,美西仓占到美国市场备货的 40% 以上。

  (三)产品策略调整

  在产品选择上,卖家可适当调整品类布局。鉴于高货值商品在 FBA 赔偿新规下面临更高风险,卖家可考虑增加低货值、高周转品类的比重,如家居日用品、时尚配饰等。这些品类周转快、滞销风险低,有助于卖家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风险。同时,持续推进品牌化建设,通过亚马逊品牌备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溢价空间,对冲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品牌化产品能够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使卖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成本控制与利润保障

  面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卖家需全方位控制成本。在物流成本方面,除优化分仓和运输方式外,还可通过精简服务链条降低成本。仅保留核心代发功能(仓储 + 本地配送),剔除非必要增值服务(如过度包装、复杂质检),可降低仓储费(约 $0.5 / 立方英尺 / 月)。自建分拣与包装流程,在国内完成 SKU 分拣、包装、贴标等操作,减少海外仓人工成本(欧美人力成本是国内的 3-5 倍)。例如,某 3C 配件卖家通过标准化包装(5 箱起发)免收入库费,单箱成本降低 0.5 美元,年省运费超百万元。

  在采购成本上,卖家要与供应商深入谈判,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付款条件。通过增加采购量、长期合作承诺等方式,降低单位采购成本。同时,优化产品设计,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或包装材料。

  三、借助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一)亚马逊平台工具

  亚马逊为卖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助力运营。“库存健康仪表板” 可帮助卖家清晰了解库存状况,及时发现滞销库存;“FBA 费用分析器” 能按 ASIN 拆分费用,方便卖家精准掌握成本结构。卖家应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定期分析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 “FBA 费用分析器”,卖家可找出物流成本占比异常的商品,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调整运营策略。

  2025 年亚马逊 FBA 政策的一系列变化,既给卖家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卖家唯有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深入分析政策影响,从物流、库存、产品等多维度精准调整运营策略,并借助各类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业务的稳健增长。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