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空运信息化工具:用技术提升物流跟踪效率
2025-08-19 14:16 作者:百运网

  在国际空运中,货物运输环节多、涉及主体复杂,物流跟踪效率直接影响货主对货物状态的掌控力。随着技术发展,各类信息化工具逐渐成为提升跟踪效率的核心支撑。接下来,百运网将从工具类型、核心功能、实用价值及选择建议等方面,详细解析如何借助信息化工具优化国际空运物流跟踪。

  一、国际空运物流跟踪的核心痛点:为何需要信息化工具?

  在传统跟踪模式中,货主往往面临 “信息碎片化、滞后性强、沟通成本高” 等问题:

  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需经过货代、航空公司、海关、地面代理等多个主体,每个环节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系统中,需手动查询或通过邮件 / 电话沟通,效率极低;

  航班动态、清关进度、货物位置等关键信息更新不及时,常出现 “货物已延误但货主未收到通知”“清关卡壳却不知原因” 等情况;

国际空运,信息化工具

  批量货物跟踪时,需逐票输入运单号查询,耗时且易出错,难以实现对整批货物的集中监控。

  而信息化工具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 “数据整合、实时同步、自动化推送”,打破信息壁垒,让货主从 “被动询问” 转向 “主动掌控”。

  二、主流信息化工具类型:从 “基础查询” 到 “全链路管控”

  国际空运物流跟踪的信息化工具可按 “功能覆盖范围” 分为三类,分别对应不同的跟踪需求(从单票货物查询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1. 基础查询类工具:单票货物 “快速查状态”

  适用场景:个人或中小企业,偶尔发空运货物,只需查询单票货物的基础状态(如是否起飞、是否到达、是否清关完成等)。

  核心工具及功能:

  航空公司官方 APP / 小程序:

  几乎所有国际航司(如国航、汉莎、阿联酋航空、FedEx 航空等)都推出了官方移动端工具,输入空运提单号(AWB No.)即可直接查询货物状态,包括:

  实时航班动态(起飞时间、预计到达时间、是否延误 / 取消);

  货物节点进度(已收运、已装机、已到达目的港、正在清关、已交付等);

  部分航司还会同步 “目的港提货信息”(如提货地点、所需文件等)。

  优势:信息直接来自航司系统,准确率高;免费使用,操作简单。

  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聚合类):

  针对 “多航司货物需切换多个平台查询” 的痛点,部分第三方平台整合了全球主流航司、货代的跟踪数据,支持 “一次输入多单号” 或 “统一查询”,典型代表如 白云网国际快递平台等。

  功能亮点:支持批量输入 AWB 号(最多可同时查数十票),自动识别对应的航司 / 货代,统一展示各票货物的实时状态;部分平台提供 “状态变更提醒”(如货物到达目的港时推送短信 / 微信通知)。

  2. 货代专属 SaaS 工具:对接货代系统,同步 “定制化信息”

  适用场景:与固定货代合作的企业,需跟踪 “货代服务环节” 的信息(如货物是否交给航司、是否完成报关、货代是否处理异常等)。

  多数正规货代都会为客户提供 “专属线上服务系统”(网页版或 APP),这类工具并非仅用于跟踪,而是整合了 “订舱、报关、跟踪、对账” 等全流程服务,其中 “物流跟踪” 是核心模块之一,优势在于 “信息更全面,能覆盖货代负责的环节”:

  全环节节点同步:除了航司的货物状态,还会同步货代操作的关键节点,例如:

  “货物已入库(货代仓库)”“报关文件已提交”“海关已放行(货代端同步)”“已安排目的港派送” 等,弥补了航司工具只显示 “航司环节” 的信息空白;

  异常主动预警:若货物在货代操作环节出现问题(如报关文件缺失、货物包装不符合要求),系统会自动向货主推送提醒,并同步 “解决方案建议”(如需补充的文件清单);

  文件在线查看:同步存储空运提单、报关单、商业发票等关键文件的电子版,方便货主随时下载,避免纸质文件丢失影响提货。

  3. 全链路可视化管理工具:企业级 “批量货物管控”

  适用场景:大型企业、跨境电商卖家等 “高频次、大批量发货” 的场景,需对多票货物、多目的地、多物流商的运输全流程进行集中监控。

  这类工具多为 “企业级 SaaS 平台”(如 CargoWise、Descartes、运去哪 “好运宝” 等),通过 API 接口与航司、货代、海关、港口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 “实时抓取、统一展示、智能分析”,核心功能包括:

  全链路可视化跟踪:

  从 “订单创建” 到 “最终交付”,所有环节的信息(订舱状态、航班动态、清关进度、港口操作、派送轨迹等)通过 “时间轴 + 地图” 的形式直观展示,例如:在地图上标注货物当前位置,点击节点可查看该环节的详细操作记录(如清关被卡的原因是 “申报品名与实物不符”,并显示处理进度)。

  批量货物集中管理:

  支持按 “订单号、批次、目的地、物流商” 等维度筛选货物,生成 “货物状态汇总表”(如 “10 票去美国的货物中,3 票已清关,2 票正在延误,5 票正常运输”),避免逐票查询的繁琐;还可自定义 “货物标签”(如 “紧急订单”“高价值货物”),重点监控优先级高的货物。

  智能预警与自动通知:

  预设 “异常规则”(如航班延误超 2 小时、清关超 48 小时、货物偏离预定路线等),系统一旦检测到异常,会通过 “邮件、短信、企业微信 / 钉钉推送” 等方式自动通知相关负责人,并附 “异常原因分析” 和 “历史处理案例参考”;

  数据统计与复盘:

  自动生成 “物流跟踪报表”(如 “各航司的准点率”“不同目的港的清关平均时长”“货代的异常处理效率” 等),帮助企业分析物流环节的薄弱点(如 “XX 货代处理清关异常的速度较慢,可考虑更换”),优化长期物流方案。

  三、用信息化工具提升跟踪效率的 “实用技巧”

  无论使用哪种工具,掌握以下技巧可进一步放大其价值,避免 “工具在手,却仍跟踪低效”:

  提前 “关联信息”,避免重复输入:

  在工具中绑定常用的 “提单号、订单号、客户信息” 等,例如:在货代 SaaS 系统中上传 “订单号与提单号的对应表”,后续只需输入订单号,系统即可自动匹配对应的提单号并展示跟踪信息;对批量货物,通过 “Excel 模板批量导入单号”,一次性完成多票货物的跟踪绑定。

  开启 “自动通知”,被动变主动:

  所有工具均优先开启 “状态变更通知”(尤其是关键节点:如货物起飞、到达目的港、清关完成、出现异常等),并设置 “多渠道通知”(如同时勾选短信 + 企业微信),确保负责人不会遗漏信息;对 “高价值 / 紧急货物”,可设置 “高频提醒”(如每 6 小时推送一次状态更新)。

  善用 “异常反馈通道”,快速联动处理:

  若通过工具发现异常(如货物延误),优先通过工具内的 “在线客服 / 异常反馈入口” 直接联系物流商(货代 / 航司)—— 多数工具的反馈功能会自动附带 “货物跟踪数据”,无需重复描述情况,能缩短沟通时间(例如:在货代系统中点击 “异常反馈”,系统自动提交 “提单号 + 当前状态 + 异常类型”,货代客服可直接基于数据回应)。

  定期 “复盘工具数据”,优化跟踪策略:

  每月通过工具的 “统计功能” 复盘跟踪效率(如 “本月因未及时发现异常导致的货物延误有几次”“哪些环节的信息更新最滞后”),针对性调整工具使用方式(如:若发现 “清关环节信息滞后严重”,可在工具中单独设置 “清关进度每 12 小时提醒一次”;若某航司的官方工具数据更新慢,可同时搭配第三方聚合平台交叉验证)。

  四、选择信息化工具的 “3 个关键原则”

  工具并非 “越复杂越好”,需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避免为 “用不到的功能” 付费或增加操作成本:

  匹配 “发货规模”:

  偶尔发 1-2 票货物:选免费的航司 APP 或第三方聚合平台(如 17Track)即可,无需投入企业级工具;

  每月发数十票以上:优先用货代提供的 SaaS 工具(多数免费对客户开放),满足基础批量跟踪;

  大型企业 / 跨境电商(每月数百票以上):选择企业级全链路平台(如 百运网国际物流平台),虽需付费,但能通过集中管控降低沟通成本和异常损失。

  确认 “数据覆盖范围”:

  重点关注工具是否能覆盖 “你常合作的航司 / 货代” 和 “主要目的港”—— 例如:若主要发往欧洲,需确认工具是否与汉莎、法航等航司,以及欧洲主要港口(如鹿特丹、汉堡)的系统对接,避免 “工具显示‘信息未更新’,实际是未覆盖该航线数据”。

  优先 “操作简单、支持定制”:

  工具界面需直观(如 “地图 + 时间轴” 比纯文字更易理解),避免 “功能多但找入口要半小时”;对企业级工具,确认是否支持 “自定义字段 / 报表”(如:按 “产品 SKU” 跟踪货物,或生成符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报表),提升使用适配性。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