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快递流程中,买家和卖家的角色不同,关注重点也存在差异,但核心都是为了确保包裹安全、合规、高效送达。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卖家(寄件人):从 “发货前到售后” 全流程把控风险
卖家作为快递发起方,需承担 “合规发货、风险前置防范、售后对接” 的主要责任,重点关注物品合规性、包装安全性、信息准确性及售后响应,避免因自身疏漏导致丢件、扣货或纠纷。
1. 发货前:明确 “能不能寄、怎么寄”,避免源头风险
确认物品是否合规,拒绝 “禁运 / 敏感品” 盲目发货:
国际快递对 “禁运品”(如易燃易爆品、管制刀具、假冒品牌、濒危动植物制品等)管控严格,一旦发现会直接扣货,甚至追究法律责任;“敏感品”(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电池、电子设备等)需符合渠道要求(如部分渠道不接电池,食品需有成分表和保质期证明)。
操作建议:提前通过物流商确认物品是否可寄(提供物品名称、材质、用途,如 “含锂电池的手机”“液体护肤品”),敏感品需准备合规证明(如食品的卫生检疫证明、品牌物品的授权书),避免因 “不知情” 寄禁运品导致损失。
精准核对买家信息,避免 “错发 / 无法派送”:
国际快递的收件信息(尤其是地址和电话)直接决定能否顺利派送,需让买家提供 “完整英文信息”(非英语国家可补充当地语言,但英文必填):
地址:需包含 “国家、城市、邮编、街道门牌号、楼栋 / 单元号”(如 “123 Main Street, Unit 4B, New York, NY 10001, USA”),避免模糊表述(如 “XX 市 XX 路附近”);
电话:需填写买家常用手机号(含国家区号,如美国 + 1、德国 + 49),确保快递员可联系(部分国家派送前会电话确认);
姓名:与买家护照 / 身份证姓名一致(部分国家清关需核对收件人身份,姓名不符可能扣货)。
规范包装 + 标注,降低运输损坏风险
按物品特性做好包装(参考前文 “避免丢失损坏” 的包装细节),并在外箱清晰标注关键信息:
基础信息:运单号、收件人姓名 + 电话(用防水笔写或贴标签,避免磨损);
特殊标识:易碎品标 “Fragile”、液体标 “Liquid”、需向上放置标 “This Side Up”;
避免误导:去除旧箱上的原有物流标签(防止分拣时扫错地址),不随意贴 “礼品”“样品” 等模糊标签(清关时可能被重点查验)。
如实申报 + 准备清关材料,避免海关扣货
海关查验是国际快递的关键环节,申报不实是扣货的主要原因之一:
申报内容:按实际填写 “物品名称、数量、单价、总价、用途”(如 “棉质 T 恤,3 件,单价 20 美元,总价 60 美元,个人自用”),不隐瞒(如把 “手机” 报成 “配件”)、不虚报(如高价物品低报避税,可能被认定为走私);
辅助材料:对需清关文件的物品(如商业包裹需形式发票、品牌物品需授权书、食品需卫生证明),提前让买家确认是否需要,并随包裹附上(形式发票需打印 3 份,贴在箱外 1 份,箱内 2 份)。
2. 发货后:跟踪物流 + 主动沟通,及时响应异常
实时跟踪物流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发货后将运单号同步给买家,双方共同通过物流商官网(如 DHL、UPS 官网)跟踪状态,重点关注 “中转停滞”“清关异常”“派送失败” 等节点:
若显示 “清关待补充文件”:立即联系买家,让其配合当地海关提供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清关委托书);
若显示 “派送失败”:确认原因(如地址模糊、买家不在家),协调物流商重新派送(需买家配合修改地址或约定时间)。
留存凭证,为售后理赔留依据
寄件时拍摄 “物品打包视频 / 照片”(记录物品状态、包装细节、运单号),保存 “物流订单、形式发票、保价凭证” 等,若后续出现丢件、损坏,这些是向物流商索赔的关键证据(多数物流商要求索赔时提供原始凭证)。
主动对接买家,同步物流进度
避免 “发货后失联”:在关键节点(如包裹离境、进入目的国、开始派送)主动告知买家,减少买家焦虑;若出现物流延迟(如因天气、节假日导致),提前说明原因,避免买家因 “不知情” 发起纠纷。
3. 售后:积极处理纠纷,明确责任边界
若买家反馈 “包裹丢失 / 损坏”:先通过运单号查物流状态(确认是否真丢件,还是派送延迟),若确有问题,立即向物流商提交索赔申请(提供打包凭证、买家反馈的照片 / 视频),并同步进展给买家;
若因 “包装不当” 导致损坏(如未做缓冲),需主动承担责任(协商补发或退款);若因物流商分拣失误(如箱体外力破损),则主导与物流商沟通理赔,避免让买家直接对接(买家不熟悉物流流程,易延误)。
二、买家(收件人):从 “下单前到签收后” 配合衔接,确保顺利收件
买家作为收件方,需重点关注信息准确性、清关配合度、签收查验,避免因自身疏忽导致 “无法收件” 或 “纠纷难维权”。
1. 下单前:明确需求 + 提供准确信息,降低后续风险
提前确认物品是否符合当地规定:
不同国家对进口物品的要求不同(如澳大利亚禁止进口新鲜水果、日本对化妆品成分有严格限制、欧盟对电子产品 CE 认证有要求),下单前需确认 “购买的物品是否允许入境”(可通过当地海关官网查询,或直接问卖家 “是否能寄到 XX 国家,是否需要额外材料”),避免因 “物品不符合当地规定” 导致扣货(扣货后可能需支付高额罚款,甚至物品被销毁)。
提供完整、准确的收件信息
按卖家要求提供 “英文收件地址、电话、姓名”,确保无拼写错误(如街道名 “Main” 写成 “Mian”)、地址完整(如不遗漏邮编 —— 很多国家邮编是分拣关键,无邮编可能导致派送延迟);若地址有变动(如搬家),需提前告知卖家,避免包裹按旧地址发出。
2. 运输中:关注物流进度,配合清关要求
主动跟踪物流,及时接收物流通知:
用卖家提供的运单号定期查物流状态,留意物流商的邮件 / 短信通知(如 “需补充清关文件”“包裹到港待查验”),避免因 “未看到通知” 导致清关延误(部分国家清关超时会产生仓储费,甚至被退件)。
积极配合清关,按要求提供材料
若海关要求补充材料(如个人身份证复印件、购买凭证、物品用途说明),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可通过物流商提供的链接上传,或邮寄给当地清关代理);若对清关流程不熟悉,可联系卖家协助(卖家通常有合作的清关渠道,能提供指导)。
3. 签收时:当场验货,及时反馈问题
签收是 “确认物品是否完好” 的关键环节,需严格执行 “先验货再签收”(部分国家快递员允许验货,若不允许,可先签收但当场开箱,保留视频证据):
检查包裹外观:若箱体外有破损、变形、封口被拆,立即打开包裹核对物品数量、是否损坏;
核对物品状态:若发现 “物品丢失、破损、与订单不符”(如发错货),当场拍摄 “包裹外观 + 内部物品” 的视频 / 照片,拒绝签收(并在签收单上注明 “物品损坏 / 缺失”),然后立即联系卖家,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卖家需凭此向物流商索赔或协调补发);
若 “外观完好但内部损坏”:需在签收后 24 小时内联系卖家(多数物流商要求 “签收后 48 小时内提出异议”),提供开箱视频和物品损坏照片,避免超时导致卖家或物流商拒绝处理。
4. 售后:理性沟通,明确诉求
若出现问题(如丢件、损坏、错发),先整理好证据(物流跟踪截图、验货照片 / 视频、订单截图),明确诉求(如 “要求补发”“要求退款”“要求物流理赔”),再与卖家沟通 —— 避免因 “无证据” 或 “诉求模糊” 导致沟通低效;若卖家拖延处理,可通过平台客服(如在电商平台下单)介入协调,或凭运单号直接联系物流商查询进展。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上文所涉及到的费用仅供参考,最终请以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