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跨境物流甩箱甩柜:货物被“甩”了怎么办?(不清楚的跨境卖家看过来)
2025-07-20 17:00 作者:百运网

  在跨境物流中,“甩箱 / 甩柜” 指货物已集港但因船公司舱位不足、船舶超载、港口拥堵、天气等原因,未被装上原定船舶,导致运输延误。遇到这种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立即核实信息,明确责任

  确认甩箱 / 甩柜事实

  联系货代或船公司,获取书面通知(如甩箱确认函),明确货物未上船的具体原因(如舱位调整、船舶故障、超载等),并记录原定船名、航次、甩箱后的新船期。

  若因船公司自身调度问题(如超售舱位),责任通常在船公司;

  若因发货人未按时集港、单证不符等,责任可能在发货方。

  核查合同条款

  查看与货代 / 船公司签订的运输合同,确认是否有关于 “甩箱 / 甩柜” 的赔偿条款(如延误违约金、改配费用承担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甩柜

  二、紧急处理:减少损失与延误

  协商改配或转运

  要求货代 / 船公司优先安排最近的后续船期(如同一航线的下一班船),并争取减免改配费、滞港费等额外费用。

  若原定船期延误严重(如超过 1 周),可协商转其他船公司或运输方式(如空运补急),但需核算成本差额(如空运溢价),并要求责任方承担部分费用。

  通知收件方,调整预期

  及时告知海外客户或收件人延误情况,说明新的预计到港时间,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客户投诉、订单取消或额外损失(如违约金)。

  三、索赔与维权:依据责任追讨损失

  收集损失证据

  保存甩箱通知、船期变更记录、额外产生的费用单据(如滞港费、仓储费、改配费、空运差价等)。

  若因延误导致客户罚款、订单取消,需提供相关合同、扣款凭证等,作为间接损失的证明。

  与责任方协商赔偿

  若责任在船公司 / 货代,根据合同条款或行业惯例(如国际航运公会规则),要求赔偿直接损失(如额外费用)。

  注意:船公司通常在提单中设置 “责任限额条款”(如按货物重量或件数赔偿,金额较低),可能无法覆盖全部损失,需提前沟通。

  法律途径(必要时)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海事法院起诉,或通过行业仲裁机构(如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维权,尤其适用于高价值货物或重大损失场景。

  四、预防措施:降低未来甩箱风险

  选择优质物流商

  优先与舱位保障能力强、信誉好的船公司(如马士基、中远海运)或一级货代合作,避免通过小型货代订舱(舱位优先级低,易被甩)。

  提前订舱,预留缓冲期

  避免卡 “最晚截单 / 截港时间”,预留 1-2 天缓冲期,降低因突发情况(如报关延误)导致货物被甩的概率。

  购买物流延误险

  针对高价值、高时效需求的货物,投保物流延误险,覆盖因甩箱、船期延误导致的部分损失。

  实时跟踪货物状态

  通过船公司官网、货代系统或第三方物流跟踪工具(如 CargoSmart),实时监控货物集港、配载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沟通。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建议您先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获取定制方案。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