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罢工+水位告急 | 欧洲港口堵到7月,再度推高运费!
2025-05-28 18:11 作者:百运网

近期,欧洲港口可谓是“祸不单行”,罢工潮与水位告急两大难题同时袭来,使得港口拥堵状况急剧恶化。

6b42e1832e3e4146bab2a492a4ed4759-1.jpg

据伦敦海事咨询公司Drewry发布的报告显示,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这段时间,德国不来梅港的船舶泊位等待时间如同坐火箭一般,激增了77%。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延误时间上升了37%,德国汉堡港上升了49%,就连鹿特丹港和英国费利克斯托港也未能幸免,等待时间均显著延长。

微信图片_20250528175910.png

 

罢工潮:港口运转的“拦路虎”

欧洲港口工人罢工活动此起彼伏,其规模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港口工人罢工的根源,在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长期积累的矛盾。近年来,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愈发严峻,欧洲地区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大幅攀升,然而港口工人的工资增长却远远滞后。

与此同时,港口自动化进程加速推进,大量工人担心自己会因此丢掉饭碗,失业焦虑笼罩心头。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工人们的不满情绪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集中爆发为大规模的罢工行动。

0bb8d3ea-59fa-4326-ac3e-33373439472b.jpg

  罢工的影响犹如多米诺骨牌,迅速波及港口运营的各个环节。大量货物堆积在港口,难以按时装卸和运输,港口吞吐量急剧下降,拥堵情况雪上加霜。全球供应链也因此遭受重创,许多企业无法及时获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活动被迫陷入停滞或减速,进而影响到产品的交付和市场供应。

不仅如此,罢工导致货物运输时间延长,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这部分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水位告急:内河运输的“紧箍咒”

除了罢工,内河水位持续偏低也给欧洲港口带来了极大困扰。作为连接内陆地区与港口的重要运输通道,内河运输在欧洲物流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期莱茵河等主要内河水位严重下降,驳船运输受到极大限制。

微信图片_20250528175736.png

  内河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稀少,长时间的干旱使得河流水量大幅减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水位下降的趋势。

水位降低导致驳船的载货量不得不减少,运输效率大打折扣,许多货物无法及时通过内河运输抵达港口,从而在港口周边积压,加重了港口的拥堵状况。

 

拥堵持续至7月,运费飙升在即

目前,欧洲港口的拥堵状况仍在持续恶化,且预计这种局面将一直延续到7月。赫伯罗特集团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尽管近期欧洲港口的拥堵状况稍有缓解,但要想真正恢复正常运转,还需要6到8周的时间。

04f6b666-6db8-47f5-b11e-d51d8f5b4cac.jpg

  港口拥堵对航运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一方面船舶等待泊位的时间大幅延长,这不仅增加了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如燃料消耗、船员薪酬等,还打乱了航运公司的运输计划,使得船舶周转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托运人面临着货物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加,为了确保货物能够按时交付,他们不得不选择更高成本的运输方式,或者增加库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延误,这无疑都增加了物流成本。

3fff31c6-f4cb-4553-918b-802cdbc9d37e.jpg

  为了应对成本压力,众多航运公司纷纷宣布上调运费。地中海航运(MSC)、达飞轮船(CMA CGM)等多家船公司已计划于2025年6月对亚洲至欧洲等关键航线实施新一轮运价调整。预计在未来几周内,海运现货价格将被进一步推高,这对于全球贸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欧洲港口当前面临的困境给全球贸易敲响了警钟,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港口动态、贸易政策走向以及运费变化,合理安排订单和物流计划,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