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名分析师表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为期90天的关税停火可能会导致货运量和箱运费在新冠疫情时期飙升。
美国和中国同意在未来90天内削减115%的互惠关税。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是30%,而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是10%。
经纪公司Arrow昨日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此次大幅削减关税,反映出双方都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状况感到不安——随着经济增长重新获得政治重要性,贸易紧张局势的峰值可能已经过去。”
总部位于亚洲的集装箱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预测:“运量反弹将与传统的夏季旺季相吻合,运费将因此飙升。”这表明,预计未来三个月美国的进口激增可能会超过2021-2022年新冠疫情时期的峰值。
航运公司已预先宣布,跨太平洋旺季临时附加费为每feu 1000至2000美元,最早将于本周实施,这将使美国西海岸的费用再次超过3500美元。Linerlytica认为,随着船舶运力回归跨太平洋航线,美国以外航线的运费也将受益。
运费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由于跨太平洋贸易的平均运输时间为22天,托运人可能会最大化利用这一机会,在90天的时间内运输尽可能多的货物,从而给运费带来上行压力。
桑德说:“传统上,第三季度是海运集装箱运输的旺季,但如果现在有从中国进口货物到美国的热潮,那么这可能会在2025年提前到来。”
预订平台Freightos的研究主管犹大•莱文(Judah Levine)则更为谨慎,他预计价格将会上升,但不会暴涨。
莱文说:“业务量的反弹可能标志着旺季的提前开始,这将使费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们可能不会看到去年每feu 8000美元以上的高点,因为竞争更激烈、供应充足的运营商格局已经使费率同比较低。”
“如果运费因关税导致的航运中断而飙升——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缓解——我们可能会看到成本和价格进一步攀升。现在需要的是一项长期协议——不仅仅是与中国,而是与我们所有的贸易伙伴——这样我们就可以预见地做出长期的贸易、投资和采购决策,”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拉马尔说。
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趋紧,海运公司掌握着将运费大幅推高的主动权。”
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运输公司CMA CGM的首席执行官Rodolphe Saadé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战休战表示欢迎。
Saadé 周一在法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对达飞轮船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自这场危机开始以来,我们对美国的出口量减少了50%。”
瑞典银行SEB撇开集装箱业务,表示,美中贸易协定可能会使整个航运业受益。SEB认为,对于液化石油气,美国对中国征收10%的进口关税可能会让中国买家重新进入市场。
Arrow分析师表示:“有关采购协议的谈判可能导致中美谷物/石油/天然气贸易增加,这对航运有利。”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