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A 头程清关被扣留,核心是先通过物流商或清关行明确扣留原因 —— 知识产权问题与单证问题是最常见的两类,需针对性制定急救方案,且行动需迅速以减少货物滞留成本(如仓储费、滞港费)和对店铺库存的影响。
一、先明确扣留原因:启动 “信息核查” 第一步
清关被扣后,切勿盲目操作,第一步必须是获取官方扣留文件:
通过合作的头程物流商或当地清关行,向进口国海关索要《扣留通知书》或《查验通知》,明确扣留理由是 “知识产权侵权”(如商标、专利、版权问题)还是 “单证不符 / 缺失”(如发票、产地证、认证文件不全)。
注:不同国家海关流程不同(如美国 CBP 会出具 “detention notice”,欧盟海关会明确 “非合规原因代码”),务必拿到书面依据,避免仅凭物流商口头描述判断。
二、知识产权问题急救方案:证明 “合规性” 或 “和解”
知识产权扣留多因货物涉及商标侵权(如仿冒知名品牌 logo)、专利侵权(如外观 / 实用新型专利冲突)、版权侵权(如印刷品、影视周边未经授权),处理核心是向海关证明 “使用合法性” ,或在侵权成立时及时止损。
1. 若为 “误扣”:快速提交 “合规证明文件”
若货物本身有合法授权(如品牌方代理、自有商标 / 专利),需在海关规定时效内(通常 3-7 天)提交以下文件:
权利证明:自有商标提供商标注册证书(需覆盖进口国);代理商品提供品牌方出具的《授权书》(需注明授权范围、有效期、产品型号);专利产品提供进口国的专利证书及年费缴纳凭证。
货物关联性证明:提供产品采购合同、发票(需注明品牌 / 专利信息)、产品图片(清晰展示商标 / 外观,与权利证明对应),证明货物与授权内容一致。
补充说明函:由清关行协助撰写,说明货物合规性,附上权利证明摘要,请求海关复核放行。
例:美国 FBA 货物因 “疑似商标侵权” 被扣,若已注册美国商标,需提交 USPTO 商标证书 + 品牌授权书(若为代运营)+ 产品带商标的实拍图,清关行同步与 CBP 沟通复核,通常 3-5 天可放行。
2. 若确为 “侵权”:及时止损,避免更大处罚
若货物确实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如工厂供货时隐瞒侵权事实),需果断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海关罚款或法律追责:
放弃货物:若货物价值较低(低于滞港费 + 罚款),直接通过清关行向海关申请 “弃货处理”,签署《弃货声明》,避免因拒绝处理产生高额滞留费。
协商和解:若货物价值较高,可通过清关行联系知识产权方(海关通常会告知权利所有人信息),协商支付 “和解金” 并获取《谅解函》,提交海关后申请放行(但和解成本可能较高,需评估性价比)。
追溯责任:保留与供货方的合同、沟通记录,后续向工厂追责,要求赔偿滞留费、弃货损失等。
警告:部分国家(如欧盟、日本)对知识产权侵权处罚严厉,不仅扣留货物,还可能对卖家处以货物价值 1-3 倍的罚款,甚至限制其未来清关资格,切勿抱有 “蒙混过关” 心态。
三、单证问题急救方案:“补全单证” 或 “解释说明”
单证问题是清关扣留的 “高频诱因”,本质是海关无法通过文件确认货物信息(如价值、产地、安全性),处理核心是按海关要求补全文件或提供合理解释。常见单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 基础单证缺失 / 不符(发票、装箱单、提单)
缺失情况:如忘记提供商业发票、装箱单漏填产品型号 / 数量,需立即重新制作符合规范的单证:
商业发票需注明 “For Customs Clearance”,包含买卖双方信息、产品名称(中英文)、HS 编码、数量、单价、总价、币制,且需与提单、装箱单信息一致;装箱单需详细列明每个外箱的产品明细、重量、体积。
提交时由清关行注明 “补正单证”,同步向海关说明遗漏原因(如 “操作失误导致发票未随货”),通常 1-3 天可解决。
不符情况:如发票金额与市场价格差异过大(如低报价值避税)、提单收货人信息与清关资料不一致,需根据原因修正:
低报价值需重新提供真实发票,附上采购合同证明价格合理性,若海关质疑,可能需要缴纳补税 + 罚款后放行;收货人信息错误需联系船公司修改提单(出具《提单更改保函》),再提交海关复核。
2. 特殊单证缺失(认证文件、产地证、熏蒸证)
部分产品清关需强制提供特殊单证,缺失时需针对性补办:
产品认证文件:如电子产品(美国需 FCC 认证、欧盟需 CE 认证)、儿童产品(美国需 CPSC 认证),需向供应商索要对应认证证书(需在有效期内,且覆盖产品型号),若无法提供,可申请 “临时豁免”(部分国家对小批量货物允许),或直接弃货(认证补办周期长,通常 1-2 周,可能错过销售窗口期)。
产地证:如出口欧盟的货物需享受关税优惠,需提供 FORM A 产地证;出口东盟需 FORM E,缺失时可联系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急办理(通常 1-2 个工作日),提交海关后可正常清关。
熏蒸证:木质包装(如木箱、木托盘)未做熏蒸,需向海关说明情况,若货物已到港,可申请在港口指定地点补做熏蒸并获取证书;若未到港,可联系起运港补办后寄至清关行。
3. 申报要素错误(HS 编码、货物描述)
HS 编码错误会导致海关误判货物类别(如将 “耳机” 错归为 “音箱”),需立即更正:
提供产品详细说明书(含材质、功能、用途),由清关行协助核对正确的 HS 编码,出具《HS 编码更正说明》,附上编码对应的海关税则条文,证明更正合理性。
若因 HS 编码错误导致税率差异,需补缴差额税款后,海关方可放行。
四、通用急救注意事项:减少额外损失
紧盯时效,避免滞留费:清关扣留后,每天会产生滞港费(港口仓储)、滞箱费(集装箱占用),需每天跟进物流商 / 清关行进度,避免因拖延导致费用翻倍(如美国长滩港滞港费每天可达 $50-100 / 箱)。
优先选 “有实力的清关行”:若合作物流商清关能力弱,可临时更换当地有资质的清关行(如美国选 A.N. Deringer、英国选 DHL Global Forwarding),其与海关沟通更顺畅,能缩短处理周期。
同步调整 FBA 库存:若扣留时间超过 7 天,需立即启动 “紧急补货方案”(如用空运补发少量货物),避免店铺断货;若确定货物无法放行,需及时在亚马逊后台调整库存状态,防止超卖。
事后复盘,避免复发:扣留问题解决后,梳理原因(如知识产权未核实、单证流程疏漏),建立 “发货前核查清单”:知识产权方面,要求供应商提供权利证明;单证方面,由专人核对发票、认证文件、HS 编码,从源头减少清关风险。
最后提醒:不同国家海关的清关规则存在差异(如中东海关对单证完整性要求极高,加拿大对低报价值查处严格),发货前务必让物流商或清关行明确 “进口国单证与合规要求”,从前期预防远比后期急救更高效。
以上便是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