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持续推动下,国际空运贸易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目前,东盟国家在 RCEP 框架下,国际空运货物的关税减免已覆盖超过 80% 的品类,这一重大利好正极大地促进着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与经济融合。
RCEP 的关税减免体系设计精巧且全面,采用 “双边出价 + 渐进降税” 的模式,为不同类型商品制定了差异化的降税策略。部分商品在协定生效伊始便直接实施零关税,快速激活贸易活力;而对于一些相对敏感的品类,则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以平缓的逐年降税方式,给予相关产业调整适应的时间。以水果类商品为例,原本 10 年的关税减免周期,在 RCEP 的优化下,已缩短至 7 年,大大降低了生鲜冷链物流的综合成本,使得东盟的热带水果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更高效的空运方式,快速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
原产地累积规则堪称 RCEP 关税减免机制中的一大创新亮点,也是推动东盟国家国际空运关税减免广泛覆盖的关键因素。该规则允许将 15 个成员国的原材料增值部分合并计算,只要货物的区域价值成分(RVC)累计达 40%,即可获得原产资格并享受关税优惠。这一规则打破了以往单一国家原材料采购与生产的局限,促使企业在整个 RCEP 区域内灵活布局供应链。例如,中国工厂在生产机械零件时采用了日本的原材料,最终产品出口至东盟国家时,仍可凭借原产地累积规则享受免税待遇。这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借此优化生产与运输流程,通过国际空运快速交付货物,进一步放大了关税减免的优势。
从具体品类来看,机电、纺织、医疗设备等核心品类在关税梯度式削减中受益明显。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深圳口岸对 RCEP 成员国空运出口额同比增长 18%,其中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为增长主力。在这背后,RCEP 关税减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日本对华出口的 “光刻设备用超高压汞灯” 关税从 6.5% 降至 5.8%,叠加中国对东盟国家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总成” 进口关税取消,形成了双向降税通道。这一变化促使珠三角电子企业积极将高价值元器件生产环节向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转移,同时借助香港 — 大阪等空运专线实现 “半日达” 精密组件补给,单票物流成本降低 12%。在纺织品类上,各国间关税的降低,使得东南亚丰富的天然纤维原材料能更便捷地空运至中国等国家进行深加工,制成品又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出口全球,整个产业链在关税减免与空运高效运输的协同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农产品领域同样因 RCEP 关税减免发生着积极变化。RCEP 生效后,东盟国家对华出口的 “鲜或干腰果”“冷冻热带水果” 等农产品关税归零,直接催生了跨境冷链空运新模式。泰国 — 郑州航线通过 “预冷包装 + 温控货舱” 组合,将榴莲运输损耗率从 8% 压降至 2.5%,配合郑州机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政策,实现 24 小时通关放行。2025 年 4 月,该航线周班次已从 3 班增至 7 班,单架次载货量提升至 18 吨,东盟新鲜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空运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然而,在享受 RCEP 关税减免红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各成员国对 “快递货物” 的定义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同类商品在不同国家面临免税或全申报的分歧,影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运输方案制定。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文件合规性至关重要,申报信息一旦出现矛盾,如货值虚报等情况,就会触发人工审核,抵消空运本身的速度优势,延长货物交付时间。此外,部分成员国海关系统互通性不足,尚未完全接入 RCEP 数据平台,仍依赖传统纸质审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清关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总体而言,RCEP 框架下东盟国家国际空运关税减免覆盖超 80% 品类,为区域内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相关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各国海关合作的持续深化以及企业对规则运用的日益熟练,国际空运在 RCEP 区域内将从单纯的运输通道,逐步升级为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工具,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