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报关是货物通过航空运输进出境时,向海关办理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的全过程,是国际物流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新手而言,掌握核心术语和基本流程是入门的关键。
一、核心术语解析
1. 报关主体相关
报关单位:指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有权办理报关业务的企业,包括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例如,外贸公司作为收发货人可自行报关,也可委托专业报关行代理。
报关员:经海关考核认可,取得报关员证,代表报关单位办理报关业务的人员,需熟悉海关法规和操作流程。
2. 货物与单证相关
提单(Air Waybill, AWB):由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运输单据,是货物所有权的初步证明,也是报关的重要凭证(分为主单和分单)。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由出口商出具,详细说明货物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信息的单据,是海关征税的主要依据。
装箱单(Packing List):与商业发票配套,列明货物包装情况(如箱数、每件重量 / 体积)的单据,便于海关查验货物。
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 of Origin):证明货物原产地的文件,部分国家 / 地区依据原产地实施关税优惠或限制政策(如普惠制原产地证 Form A)。
报关单:报关单位向海关申报货物情况的法定文书,需按海关规定格式填写,内容包括货物基本信息、贸易方式、成交方式等。
3. 监管与操作相关
通关:货物进出境时,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的全过程,即 “报关” 的广义概念。
查验:海关为确认货物与报关单申报内容是否一致,对货物进行实际检查的行为(分为机检和人工查验)。
放行:海关审核报关单及相关单证、查验货物无误(或缴纳税费后),批准货物进出境的决定,是报关的最终目标之一。
滞报金:货物到港后,收货人未在规定期限(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 14 日内)向海关申报,需按日缴纳的罚款(计算公式:滞报金额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 ×0.05%× 滞报天数)。
保税货物: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如保税仓库存储的货物)。
二、基本流程解析
国际空运报关流程可分为出口报关和进口报关两类,核心逻辑相似,均围绕 “申报 - 审核 - 查验 - 放行” 展开,以下以出口报关为例解析:
1. 前期准备
货主或其代理人(如货代)收集全套单证,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原产地证书(如需)、许可证件(如出口配额、商检证明等,根据货物类型而定)。
确认货物 HS 编码(即海关编码):根据货物材质、用途等,确定对应的 HS 编码,该编码决定了货物的监管条件、税率等(可通过海关总署官网查询)。
2. 申报
报关单位通过电子口岸系统(如中国的 “单一窗口”)录入报关单信息,上传相关单证扫描件,向海关提交申报。
申报内容需真实、准确,若存在错误可能导致退单、罚款甚至货物扣留。
3. 海关审核
电子审单:海关系统自动审核报关单数据,检查单证是否齐全、信息是否符合规范(如 HS 编码与货物描述是否匹配)。
人工审单:若电子审单未通过或系统提示需人工干预,海关关员会人工审核报关单及单证,可能要求补充资料。
4. 查验(如需要)
海关根据风险布控或随机抽查,通知报关单位将货物运至查验场地(如机场监管仓库)。
报关员到场配合查验,解答海关疑问,若货物与申报一致,查验通过;若不一致,需按海关要求整改(如修改报关单、补缴税费等)。
5. 征税(如需要)
对于需缴纳出口关税的货物,海关计算应纳税额后,通知报关单位缴纳税款(可通过电子支付或柜台支付)。
税款缴纳后,海关确认到账。
6. 放行
海关审核通过、查验无误(或已缴税)后,在报关单上加盖放行章,或通过系统发送放行指令。
航空公司或货运代理凭放行信息安排货物装机出运。
7. 后续流程
报关单位领取已放行的单证,用于后续核销、退税等手续(如出口退税需提供报关单退税联)。
三、入门注意事项
单证一致性:商业发票、装箱单、报关单、提单等单证的信息(如货物名称、数量、重量)必须一致,避免 “单货不符”。
时效把控:空运货物周转快,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关(如出口货物通常需在航班起飞前 2-4 小时完成放行),避免延误航班。
特殊货物:危险品、鲜活易腐货物、贵重物品等需符合特殊监管要求,报关前需提前办理相应许可证或证明(如危险品需提供 MSDS 报告)。
掌握上述核心术语和流程,可帮助新手快速理解国际空运报关的逻辑框架,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国家 / 地区的海关政策(如欧盟的 EORI 号码要求、美国的 AMS 申报等)灵活应对。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的服务需求,建议您先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获取定制方案。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