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CAO机场代码:ZBAA;IATA机场代码:PEK),简称"首都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成于1958年,于1958年03月02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Ⅵ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57年,为了方便管理,首都机场场区和进场公路被划给北京市,相当于省级之间的调整。1958年,首都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年也刚好是北京市扩张最快的一年,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通州市、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统统从河北划入北京市。但是因为机场这块地是在顺义划入北京之前,就已经划入北京市了,后来也就没有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首都机场街道是朝阳区辖街道,四周被位于顺义区天竺镇环绕,为朝阳区境外辖地,面积12.5平方千米。该地区1958年以前属北京市顺义县天竺公社,1959年划入朝阳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民用机场,也是最重要的机场。2019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亿人次,是目前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的全球第二大机场。
近年来,顺义区充分利用紧邻首都机场的区位优势,大做首都机场文章,做足首都机场文章,临空经济发展带动了整体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顺义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已成为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