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货物申报品名需严格遵循海关相关法规与目录要求,确保申报信息准确合规,错报则可能面临清关延误、罚款乃至走私追责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跨境货物申报品名的规范
贴合《规范申报目录》标准: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填报,该目录明确了各类商品的申报要素。比如申报电子产品时,要补充品牌、型号、功能等要素;申报食品则需注明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且需按目录规定的顺序填报这些要素。
名称与实际货物完全一致:申报品名必须和货物真实情况相符,不能用模糊表述。像把纯度超 97% 的镁金属粉末伪报成灯具、包包等其他品类的行为,完全不符合规范,还会构成走私。同时也不能简化品名,例如将 “无线蓝牙耳机” 仅申报为 “耳机”,避免海关无法准确判定商品属性。

规范填报语言与格式:商品名称需以准确的中文填报,若有英文品名,要在中文品名后直接标注。申报内容若超出对应栏目字符限制,超出部分可依次填至规格型号栏、备注栏,且备注栏需以句号结束填报内容。另外,规格型号栏不能仅填无意义数字或符号,数字需注明含义,比如不能只填 “6820”,要申报为 “型号 6820”。
匹配对应税则号列:申报品名要和对应的税则号列相匹配。因为税则号列决定了货物的税率、监管条件等,若品名与税则号列不符,会直接影响税款计算和监管证件的适配,比如将应税商品归入免税品类对应的品名,就属于违规申报。
错报品名的后果
清关延误并产生额外费用:错报品名会让海关花费大量时间核实货物真实信息,导致货物在港口或机场滞留,进而产生仓储费、滞港费等。若因错报致使运费计算错误,航司还可能追收运费差额及相应罚金。
面临不同额度罚款:根据违规情节轻重,罚款标准不同。比如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可能被处 1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罚款;影响国家税款征收的,会被处漏缴税款 30% 以上 2 倍以下罚款;像厦门外代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伪报镁粉出口的案例,就被处以 0.59 万元罚款。若报关企业未对申报信息做合理审查导致错报,还可能被处货物价值 10% 以下罚款。
货物被退运或没收:若错报的品名涉及违禁品、限制品,或是存在故意伪报的情况,货物大概率会被退运。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没收,比如上述伪报镁粉的案例中,120 千克镁金属粉末就被海关没收。
企业信誉受损且受限经营:频繁错报会降低企业在海关系统中的信用评级,影响后续通关效率,同时也会让合作客户对企业的专业性产生质疑,破坏长期贸易合作关系。而报关企业若情节严重,可能被暂停 6 个月以内报关业务,甚至被撤销报关注册登记,相关从业人员也可能被取消报关从业资格。
涉嫌走私追究刑事责任:若故意通过错报品名逃避监管、偷逃税款,且情节严重,比如伪报的违禁品数量大、涉及税款金额高,就不再只是行政罚款,还可能构成走私犯罪,面临刑事追责。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涉及到的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