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运网
国际海运大件货物运输需要哪些设备(国际海运干货知识分享)
2025-09-09 09:45 作者:百运网

  国际海运大件货物(通常指超重、超长、超宽、超高的 “四超” 货物,如大型机械设备、钢结构、压力容器等)的运输流程复杂,需依赖专用设备保障货物在 “装货 - 运输 - 卸货 - 仓储” 全环节的安全与高效,具体可按装卸设备、运输载体、固定与防护设备、辅助设备四大类划分。

  一、核心装卸设备:解决 “货物上下运输工具” 的核心需求

  大件货物重量通常从几十吨到数百吨不等,普通装卸设备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依赖具备高强度承载能力的专用设备,核心包括:

  门式起重机(门吊)

  常见于港口码头或工厂装卸区,通过 “门式框架 + 可移动起重小车” 实现货物垂直起降,起重量可达 100-1000 吨,尤其适合超长 / 超宽货物(如大型桥梁构件、风电叶片)的装卸 —— 框架结构可覆盖整个货柜或运输车辆,避免货物因 “单侧受力” 损坏,是港口装卸大件的核心设备。

  岸桥起重机(岸吊)

  固定在港口码头岸边,主要用于 “船岸对接”,可直接将大件货物从码头堆场吊至船舶甲板或货舱内,起重量通常在 50-500 吨,配合专用吊具(如平衡梁、吊索)可适应不规则形状的大件(如大型发电机组),是海运 “装船 / 卸船” 环节的关键设备。

  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吊)

  以履带为行走装置,接地面积大、稳定性强,可在码头堆场、工厂厂区等非硬化地面作业,起重量最高可达 2000 吨以上,适合 “超重 + 不规则” 大件(如大型压力容器、化工设备)的装卸 —— 履带设计能分散重量,避免地面塌陷,且可 360° 旋转作业,灵活性高于门吊。

  轮胎式起重机(轮胎吊)

  以轮胎为行走装置,移动速度快、转场灵活,起重量多在 50-300 吨,适合中小型大件(如重型卡车底盘、小型发电机组)的短途装卸,常见于内陆堆场或港口短途转运,弥补履带吊 “移动慢” 的不足。

  叉车(重型)

  针对 “超重但尺寸适中” 的大件(如重型机械部件、大型木箱),需使用额定载重 10-50 吨的重型叉车,配合加长货叉或抱夹装置,实现水平装卸与短途搬运,尤其适合集装箱内或仓库内的小件大件货物操作。

国际海运,海运港口

  二、专用运输载体:保障 “货物途中安全” 的核心工具

  大件货物需通过特殊运输载体实现 “陆地 - 船舶 - 陆地” 的衔接,避免运输过程中因颠簸、倾斜导致货物损坏,核心包括:

  海运专用船舶

  重吊船(Heavy Lift Vessel):船舶自身配备大型起重机(起重量 50-1500 吨),可直接在甲板或货舱内装载超重大件,无需依赖港口岸吊,适合无大型岸吊的港口或超重型货物(如海上平台模块、大型桥梁钢构);

  半潜船(Semi-submersible Vessel):通过 “船体部分潜水” 让货物(如大型游艇、潜艇、海上风电基础)直接浮上甲板,再上浮船体固定,适合 “超大尺寸 + 无法吊装” 的大件,是特殊大件海运的核心载体;

  平板船(Flat Rack Vessel):甲板无舱壁,空间开阔,可装载超长 / 超宽货物(如风电叶片、铁路钢轨),配合甲板固定装置(如地令、绑带)保障货物稳定。

  陆地运输载体

  重型平板拖车(Heavy-duty Flatbed Trailer):车身为平板结构,无栏板,载重 10-200 吨,可通过 “多轴设计”(如 10 轴、16 轴)分散重量,避免压坏路面,适合港口到工厂的短途转运,常与轮胎吊 / 履带吊配合装卸;

  凹底拖车(Lowboy Trailer):车身中部凹陷,可降低货物重心,适合超高大件(如大型变压器、工程机械),避免运输过程中因 “超高” 触碰桥梁、电线,是内陆长途运输大件的核心工具;

  铁路大件专用平车:针对 “陆地长途 + 超重” 大件(如大型电机、化工设备),铁路平车可定制长度(如 30 米)、载重(如 300 吨),配合铁路沿线的专用装卸点,实现跨区域高效运输。

  三、固定与防护设备:防止货物 “移位、损坏” 的关键保障

  大件货物在运输(尤其海运颠簸、陆地转弯)中易发生移位或碰撞,需通过专用设备固定与防护,核心包括:

  固定类设备

  高强度绑带(如聚酯纤维绑带、钢丝绳):用于将货物固定在运输载体(如平板船甲板、拖车)上,聚酯纤维绑带耐磨损、重量轻,适合不规则货物;钢丝绳强度高(可承受数十吨拉力),适合超重货物;

  地令与花篮螺丝:地令是焊接在运输载体上的固定环,花篮螺丝可调节绑带的松紧度,两者配合能将货物 “牢牢锁死”,避免海运中因风浪导致货物晃动;

  楔块与垫木:用硬木(如松木)或橡胶制成的楔块,塞在货物与运输载体的缝隙中,防止货物横向滑动;垫木垫在货物底部,分散重量(避免货物压伤载体),同时隔绝潮气(尤其海运中防止货物受潮)。

  防护类设备

  防撞护角与缓冲垫:在货物的边角(如钢结构的棱角)包裹橡胶护角,避免运输中与其他货物或载体碰撞损坏;缓冲垫(如泡沫板、气泡膜)用于包裹货物表面,防止刮擦或轻微撞击;

  防雨布与密封罩:针对怕潮、怕尘的大件(如电气设备、精密机械),用防水防雨布或密封罩覆盖,配合绳索固定,隔绝海水、雨水与灰尘;

  防滑垫:铺在运输载体与货物之间,增加摩擦力(尤其在海运颠簸时),进一步防止货物移位。

  四、辅助设备:保障 “全流程高效衔接” 的补充工具

  除核心设备外,辅助设备用于解决大件运输中的细节问题,确保流程顺畅,核心包括:

  称重设备(如汽车衡、吊秤)

  用于在装货前确认货物重量(避免超载)、装卸中监控起重重量(防止设备过载),常见的有 “300 吨级汽车衡”(测拖车 + 货物总重)、“1000 吨级吊秤”(测起重机吊装重量),确保符合运输载体(如船舶、拖车)的载重限制。

  测量设备(如激光测距仪、水平仪)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货物的长、宽、高(确认是否符合运输路线的限高、限宽要求,如桥梁、隧道);水平仪用于校准货物在运输载体上的水平度(避免货物倾斜导致受力不均,尤其精密设备)。

  临时支撑与加固工具

  针对 “易变形” 的大件(如大型管道、细长钢结构),需用钢管或型钢制作临时支撑框架,固定在货物内部或外部,防止运输中因重力或颠簸导致货物弯曲、变形。

  拖船与引航船

  在海运环节,重吊船、半潜船等大型船舶进出港口时,需依赖拖船(提供推力或拉力)协助转向、停靠;引航船则搭载专业引航员,指导船舶安全通过港口航道(尤其复杂航道或陌生港口),避免船舶搁浅或碰撞。

  总结

  国际海运大件货物的设备选择,需根据货物的 “重量、尺寸、形状、特性”(如是否怕潮、是否易变形)及 “运输路线”(如港口条件、陆地限高限宽)综合匹配 —— 核心逻辑是 “安全第一、高效衔接”,从装卸、运输到固定防护,每类设备都需专业操作与合规检查,最终确保货物从发货地到目的地的全程安全。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上文所涉及到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账单为准,谢谢,)

每日推荐
阅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