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涉及的主要税种包括关税和增值税(VAT)等,合理掌握其计算逻辑并运用避税策略,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接下来,百运网将我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税计算逻辑:关税是根据商品类别和原产地不同而征收的税费,其计算方式通常为进口关税 = 申报货值 × 产品税率。不同国家对不同商品的税率规定差异较大,例如带有蓝牙功能的耳机,若归入 “有线耳机” 类别(HS 8518.30)平均关税约 3.5%,而正确归入 “无线耳机” 类别(HS 8518.29)则可享受零关税。
VAT 计算逻辑:在欧盟,当货物进入时需缴纳进口增值税,销售后商家可退回进口增值税,再按销售额交相应的销售税。进口增值税 =(申报货值 + 头程运费 + 关税)× 增值税税率(各国税率不同,一般为 20% 左右)。销售增值税 = 总销售额 /(1 + 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率 - 进口 VAT。应缴纳税金 = 销售增值税 - 进口增值税。
合理避税策略:
关税优化策略:
商品归类优化:同一商品可能因 HS 编码不同而适用差异显著的关税税率,企业应充分研究目标市场的海关商品编码体系,必要时寻求专业归类服务,避免因归类不当导致不必要的关税支出或清关延误。
自由贸易协定应用:全球目前已签署 350 多项 FTAs,合理利用可大幅降低关税负担。但企业需注意 FTA 中的原产地规则,通常要求商品在缔约方境内发生实质性改变,并需提供原产地证书才能享受优惠税率。
海关估价策略:不同交易模式下海关完税价格确定方法各异,企业可通过优化贸易条款,如将美国进口申报价格从 CIF 调整为 FOB 基础,降低关税支出。但需注意,海关对申报价格的审核日益严格,企业应确保申报价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关税递延与保税仓储:欧盟的海关仓储制度允许货物在未清关状态下存储,暂不缴纳关税和 VAT,待实际销售时再行缴纳。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 “无票免税” 政策及 “简化申报” 措施也为企业提供了关税优化空间。
VAT 优化策略:
VAT 递延机制:欧盟的 VAT 递延机制允许进口商在货物清关时不实际缴纳进口增值税,而是在后续 VAT 申报中直接抵扣销项税,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
低税率申报计划:一些国家推出低税率申报计划,如英国的 Flat Rate Scheme 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按固定比例缴纳 VAT,而非标准税率。德国也有类似的 “小型企业条例”,年营业额不超过一定金额的企业可豁免 VAT 申报。
远程销售阈值的合理应用:欧盟规定,从一个成员国向另一个成员国的消费者销售商品,若年销售额低于目的国的远程销售阈值,可在卖家所在国申报 VAT。但 2021 年欧盟税改后,新引入了 10,000 欧元的欧盟范围内统一阈值,超过后需在消费者所在国缴纳 VAT。
VAT 退税机制:当企业的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时,可申请退回多缴的 VAT。不同国家的退税效率和难度差异较大,荷兰、捷克等国家流程相对简便。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