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运一季度,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激增107.2%,而南通兴东机场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也实现了货邮量两位数增长。这两大枢纽的竞争,折射出中国航空货运市场“专业化突围”与“区域协同扩张”两条发展路径的博弈。
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鄂州花湖:全球货运网络的“超级节点”
鄂州花湖机场的崛起依托其专业化货运枢纽定位。作为亚洲首个纯货运机场,其75万平方米转运中心与52公里智能分拣线形成“轴辐式”网络,2024年国际货运航线达38条,覆盖五大洲42个航点。核心优势在于第五航权的深度应用:2025年开通的“河内—鄂州—芝加哥”航线,通过“一单到底”模式将中转时间压缩至3-5小时,单票物流成本降低15%。
鄂州获批全国智慧口岸试点,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叠加效应,2024年吸引苹果、施耐德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中心仓。更重要的是,其与武汉天河机场的“客货双枢纽”协同模式,通过光谷前置货站实现“空铁联运+保税直通”,2025年一季度电子元器件中转时效提升33%
根据规划,鄂州2025年货邮吞吐量目标245万吨,若保持当前增速,或将在2026年超越成都双流机场,冲击全国前三。
南通兴东:长三角的“分流枢纽”与增长瓶颈
南通机场的增长逻辑截然不同。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协同节点,其2024年通过“沪通空中一体化”承接上海外溢货源,中转联程服务覆盖46座城市,全年货邮吞吐量增幅超10%。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专线密度:加密至日本大阪、越南河内等亚洲航线,2025年新增冷链货站满足长三角生鲜电商需求。
但南通面临三重挑战:一是运力天花板,现有跑道仅满足年货邮量50万吨级需求,改扩建工程需至2027年才能释放新产能;二是航线附加值不足,90%国际货量为代工电子产品,单公斤价值较鄂州的高端芯片低62%;三是多式联运短板,虽规划空铁联运,但相比鄂州“中欧班列+短途空运”模式,尚未形成时效成本优势。
说到最后
鄂州凭借专业化设施、第五航权政策及临空产业集聚,正在重构中国航空货运的价值链;南通则需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差异化定位,重点突破冷链、跨境电商标品等细分市场。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有任何国际快递比价的服务需求,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本文所述数据及趋势基于公开信息分析,具体吞吐量以机场官方发布为准。跨境运输方案需结合货物特性专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