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海运中,目的港滞港费(包括滞箱费、滞港费 / 堆存费)是常见的额外成本,一旦错过关键时间节点,费用可能呈 “阶梯式上涨”,甚至远超货物本身价值。想要有效避坑,核心是精准把控3 个核心时间节点,同时结合货物与供应链特点提前规划。接下来,百运网将从时间节点解析、避坑实操策略两方面展开,帮你降低额外成本风险。
一、3 个关键时间节点:直接决定滞港费是否产生、高低
国际海运目的港的滞费规则,本质是承运人 / 码头对 “集装箱占用资源超时” 的收费,所有费用计算都围绕 “免费使用时间” 展开,3 个时间节点直接决定成本边界:
1. 第一个节点:“到港通知日”—— 滞费计算的 “隐形起点”
货物到港后,承运人(船公司)或目的港代理会通过邮件、系统发送 “到港通知(Arrival Notice, AN)”,这个通知的发送日期,是很多情况下滞港费计算的隐形参考起点(而非实际靠港日)。
误区:多数货主会误以为 “从货物靠港那天开始算免费时间”,但实际中,到港通知可能延迟 1-3 天发送,若因未及时查收通知、错过免费期,滞费会从 “通知日 + 免费期” 后开始计算。
关键动作:到港前 1 周主动联系货代 / 承运人,确认预计到港时间;到港后 24 小时内查收并确认到港通知,标注 “免费堆存 / 用箱截止日”,避免因信息延迟被动扣费。
2. 第二个节点:“免费堆存期截止日”—— 码头收费的 “红线”
目的港码头会给货物提供免费堆存时间(通常为 3-7 天,不同港口 / 码头规则不同,如欧美港口多为 3 天,东南亚港口部分可放宽至 7 天),从 “到港通知日” 或 “货物卸船日” 开始计算,截止日当天 24 点前若未提走货物,将产生 “滞港费(Demurrage)”。
费用特点:按天收取,且多数码头采用 “阶梯加价”—— 前 3 天可能按 100-200 美元 / 天收费,超过 7 天后可能涨至 300-500 美元 / 天,部分繁忙港口(如洛杉矶、新加坡)超时后费用会翻倍。
避坑重点:若货物清关材料未齐、或收货人无法及时提柜,需在 “免费堆存期截止前 2 天” 联系货代申请 “堆存延期”,部分码头可付费延长 3-5 天,成本远低于直接产生滞费。
3. 第三个节点:“免费用箱期截止日”—— 船公司收费的 “底线”
除了码头的堆存期,船公司还会给集装箱设定 “免费用箱期(Free Time)”,通常为5-10 天(从集装箱被提出码头开始计算),截止日前若未将空箱归还至指定堆场,将产生 “滞箱费(Detention)”。
与滞港费的区别:滞港费是码头收的 “货物占用堆场费”,滞箱费是船公司收的 “集装箱占用费”,两者独立计算,可能同时产生(比如货物提柜后未及时拆箱归还空箱,会同时有滞箱费;若货物未提柜,仅产生滞港费)。
特殊场景:若货物需要长途运输到内陆仓库(如从上海港提柜后运到西安拆箱),免费 5 天的用箱期可能不够,需在 “提柜前” 提前向船公司申请 “用箱延期”,通常可延长至 10-15 天,费用约 50-100 美元 / 天(远低于超时后的滞箱费,超时后可能涨至 200-300 美元 / 天)。
二、滞港费避坑实操策略:除了盯节点,还要做好 3 件事
提前确认 “双期” 规则,避免 “默认陷阱”
不同船公司、不同港口的免费堆存期、免费用箱期差异极大,比如:
船公司方面:马士基、中远海运的免费用箱期多为 7 天,而一些小型船公司(如阳明海运)可能仅提供 5 天;
港口方面:美国长滩港对普货的免费堆存期仅 2 天,而中国宁波港可给到 7 天。
发货前必须让货代明确提供 “目的港免费堆存期 + 免费用箱期” 的具体天数、计算起点(卸船日 / 通知日 / 提柜日),并写入运输合同,避免后续因 “规则不明确” 扯皮。
清关材料与提货准备 “前置”,压缩衔接时间
滞港费的核心诱因是 “清关慢、提货晚”,因此需在货物到港前做好准备:
清关材料:发货后 24 小时内,将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产地证等清关文件发给目的港收货人或清关行,提前审核文件准确性(如提单收货人名称、HS 编码是否与清关文件一致),避免因文件错误导致清关延误;
提货安排:若收货人是工厂,提前协调仓库卸货时间;若需委托第三方提柜,提前确认提柜车辆、堆场位置,确保 “清关完成后 24 小时内提走货物”,避免占用免费堆存期。
特殊情况及时 “沟通协商”,争取费用减免
若因不可抗力(如目的港罢工、港口拥堵、清关政策临时变动)导致滞费,不要直接默认付费,可通过货代与船公司 / 码头协商:
提供不可抗力证明(如港口官方拥堵通知、清关行的政策变动说明),申请 “滞费减免” 或 “费用分期”;
若长期合作(如每月固定出货给该港口),可凭借合作关系申请 “优先处理”,部分船公司会对长期客户给予 1-3 天的滞费豁免期。
总之,国际海运目的港滞港费的避坑核心,在于 “提前规划 + 精准盯节点”—— 从发货前确认规则,到到港后盯紧 3 个关键截止日,再到特殊情况及时协商,每一步都能有效降低额外成本,避免因 “时间差” 导致利润被滞费吞噬。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注意: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费用仅供参考,具体请以账单为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