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张落地:12国矩阵成型,直击欧盟电商核心区
2025年跨境”剧本正式上演——英国本土电商平台Onbuy于10月中旬宣布,其欧盟市场扩张计划已完成首轮落地,成功进驻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2个核心成员国,覆盖超过3.5亿潜在消费者。这标志着这家成立仅8年的平台,正式从“英国本土玩家”升级为“泛欧电商新势力”。
此次扩张呈现三大鲜明特征: 一是核心市场优先 ,首批开通的12国均为欧盟电商渗透率超70%的成熟市场,其中德国、法国两大站点贡献了平台初期泛欧流量的42%; 二是政策门槛极低 ,中国卖家可通过“单一账户+单次月租”模式一键开通全站点权限,无需额外支付多市场入驻费; 三是物流灵活适配 ,既支持自发货至欧盟海外仓的“一件代发”模式,也对接DPD、GLS等本地物流商提供门到门服务,时效最快可实现西欧3日达。
Onbuy创始人兼CEO Cas Paton在扩张发布会上透露,平台已在卢森堡设立欧盟总部,计划2025年底前将覆盖范围扩展至20个欧洲国家,目标三年内实现欧盟市场GMV突破15亿欧元,直追Wish在欧洲的市场规模。
二、破局密钥:“反亚马逊”的差异化生存法则
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巨头盘踞的欧盟市场,Onbuy能实现快速扩张,根源在于其精准击中行业痛点的“反亚马逊”模式,三大核心优势构成了其独特竞争力:
1. 零自营干预:第三方卖家的“公平竞技场”
与亚马逊“自营与第三方卖家同台竞争”的模式不同,Onbuy坚持“纯第三方平台”定位,自身不参与任何商品销售,从根源上杜绝了“流量倾斜”“价格打压”等争议问题。数据显示,Onbuy平台第三方卖家的商品曝光率较亚马逊同类卖家高出37%,新品上架后平均7天即可获得自然流量,而亚马逊同类商品平均需要14天。这种公平性吸引了大量对亚马逊政策不满的中小卖家——仅扩张消息发布一周,申请入驻的中国卖家数量就突破2000家,其中60%来自亚马逊平台。
2. 佣金“地板价”:成本优势直抵卖家痛点
欧盟电商市场的高佣金一直是卖家的“心头刺”,亚马逊欧洲站佣金普遍在8%-15%,速卖通也达到5%-8%,而Onbuy将全品类佣金率锁定在5%-9%,其中3C、家居等核心品类仅收5%,较亚马逊同类品类低40%以上。更具吸引力的是,平台不收取“平台月租费”,仅对非活跃账户(月销售额低于100欧元)收取10欧元/月的小额管理费。以一款售价100欧元的3C产品为例,在Onbuy仅需支付5欧元佣金,而在亚马逊德国站需支付12欧元,单商品佣金成本降低58%。
3. 流量精准变现:800万高净值用户池
Onbuy虽起步较晚,但通过多年深耕英国市场积累了优质用户基础——平台现有800万注册用户中,72%来自英国、德国、法国等高购买力国家,客单价达85欧元,远超速卖通欧洲站的42欧元。其流量获取模式也颇具特色:一方面通过与Google Shopping、Meta广告的深度合作实现精准引流,平台付费流量转化率达3.2%;另一方面依托“买家评论奖励机制”(留评返5欧元优惠券)积累了真实评价体系,自然流量占比提升至65%。对新入驻卖家,平台还提供“首月流量扶持包”,包含100欧元广告 credits 与首页新品推荐位,帮助快速打开市场。
三、卖家红利:三类群体的“出海新选项”
Onbuy的扩张不仅是平台自身的战略升级,更为特定类型的中国卖家提供了差异化的出海机遇,以下三类群体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1. 亚马逊“逃离者”:找到政策避风港
受亚马逊“封号潮”“佣金上涨”“合规审查趋严”等因素影响,大量中国卖家亟需寻找替代平台。Onbuy的“零自营竞争”“低佣金”特性恰好契合其需求——某主营家居用品的深圳卖家透露,其在亚马逊德国站的佣金率达15%,且多次遭遇自营商品价格打压,转战Onbuy后佣金成本降至7%,三个月内订单量突破2000单,利润率提升12个百分点。对这类卖家而言,Onbuy不是“替代选项”,而是“风险对冲工具”。
2. 中小工厂卖家:低门槛切入欧洲市场
传统中小工厂卖家因缺乏运营经验与资金实力,难以承受亚马逊的高成本与高门槛,而Onbuy的“一键入驻”“零月租”“低佣金”模式大幅降低了出海门槛。平台还推出“工厂直供专区”,对入驻的工厂卖家提供免费翻译、合规指导等服务,帮助其快速适配欧盟CE认证、WEEE注册等合规要求。目前已有超过300家义乌小商品工厂通过Onbuy进入德国、法国市场,其中一款售价19.9欧元的LED小夜灯,凭借高性价比实现月销5000单。
3. 细分品类玩家:抢占蓝海流量窗口
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3C、服饰等大类目已陷入红海竞争,而Onbuy平台的品类生态尚处于蓝海阶段——家居园艺、运动户外、宠物用品等细分品类的商品供给缺口达60%。某主营宠物智能喂食器的卖家抓住机遇,成为Onbuy德国站该品类首个入驻商家,凭借“无竞品竞争+平台流量扶持”,上线首月即实现月销800单,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这种“先发优势”对细分品类玩家而言,是短期内快速建立品牌认知的难得机遇。
四、现实挑战:扩张路上的“三道坎”
尽管前景可期,但Onbuy的欧盟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这也是卖家入驻前必须正视的风险:
1. 物流与合规的“隐性成本”
欧盟市场的物流与合规复杂度远超英国:物流方面,非欧盟本土发货的商品需通过IOSS申报才能避免清关延误,而Onbuy目前仅对接了少数几家清关代理,卖家自行寻找服务商的成本可能增加10%-15%;合规方面,不同国家的产品标准存在差异,如德国的LFGB食品接触认证、法国的Afnor认证等,对中小卖家构成不小的合规压力。某厨具卖家透露,为适配欧盟各国标准,其产品检测成本较英国市场增加了2万元。
2. 品牌认知度的“冷启动”难题
在欧盟市场,Onbuy的品牌认知度仍显著低于亚马逊、速卖通等巨头——一项针对德国消费者的调研显示,仅18%的受访者听说过Onbuy,而亚马逊的认知度达92%。这意味着卖家入驻初期需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品牌推广,否则难以获得稳定订单。平台虽提供流量扶持,但首月100欧元的广告 credits 对打开市场而言杯水车薪,多数卖家需额外投入500-1000欧元用于付费广告,这无疑增加了前期投入成本。
3. 售后服务的“本地化短板”
欧盟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要求极高,而Onbuy目前的本地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客服团队仍以英语为主,法语、德语等小语种客服响应时效需48小时以上;退换货流程也缺乏本地仓支撑,消费者退货需寄回英国或中国,周期长达2-3周。这可能导致差评率上升——平台数据显示,非本地售后的订单差评率达8%,而亚马逊德国站仅为2%。对注重用户体验的卖家而言,需自行搭建本地化售后团队,这无疑增加了运营复杂度。
五、入驻指南:从0到1的实操路径
对有意向入驻的卖家,可遵循“合规先行、选品聚焦、物流适配”的三步走策略,降低试错成本:
1. 合规准备:扫清准入障碍
首先需完成三项基础准备: 一是企业资质 ,提供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及银行账户证明; 二是合规认证 ,根据品类准备CE、ROHS等欧盟强制认证,带电产品需额外提供电池指令(2006/66/EC)认证; 三是税务申报 ,注册IOSS号码用于跨境B2C订单申报,若计划在欧盟设立海外仓,还需注册当地VAT税号。建议通过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商办理,可将合规周期缩短至1-2周。
2. 选品策略:锁定蓝海品类
优先选择三大类商品: 一是平台缺口品类 ,如家居智能设备、户外露营装备、宠物智能用品等,供给缺口大且竞争度低; 二是高性价比刚需品 ,如小家电、厨房用具等,利用供应链优势打造“低价优质”标签,契合欧盟中低端消费群体需求; 三是轻小件商品 ,如3C配件、饰品等,可通过自发货降低物流成本,测试市场反响后再考虑海外仓备货。
3. 物流布局:平衡成本与时效
初期建议采用“自发货+第三方海外仓”的混合模式:轻小件商品从国内自发货,通过平台合作的物流商(如燕文、云途)直发,物流成本可控制在5-10欧元/单;核心爆款商品备货至德国、英国的第三方海外仓,实现本地发货,时效提升至3-5天,同时降低清关风险。当单品类月销突破500单后,可考虑入驻平台合作的海外仓,享受物流补贴(每单最高补贴2欧元)。
六、结语:欧盟电商的“新变量”与卖家的“选择题”
Onbuy的欧盟扩张,本质上是跨境电商行业“反内卷”趋势的缩影——当巨头平台的成本越来越高、规则越来越严,卖家亟需更多元化的渠道选择,而Onbuy的“差异化打法”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Onbuy并非“万能解药”:它无法替代亚马逊的流量规模,也难以比肩速卖通的物流网络,但其“公平竞争”“低成本”的特性,使其成为特定类型卖家的“优质补充渠道”。对亚马逊卖家而言,入驻Onbuy可实现风险对冲;对中小工厂而言,可借此低门槛切入欧洲市场;对细分品类玩家而言,可抢占先发优势。
欧盟电商市场从来不缺玩家,缺的是真正懂卖家痛点的平台。Onbuy能否从“新势力”成长为“主力军”,关键在于其能否持续完善物流、合规、售后等基础设施。而对卖家而言,在拥抱新机遇的同时,更需保持理性——没有完美的平台,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渠道。在跨境电商的下半场,“多平台布局+精细化运营”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百运网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