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自贸区全面落地。与此同时,中国《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同步实施,与RCEP叠加形成“双重降税效应”。
在国际空运领域,机电、纺织、医疗设备等核心品类的关税梯度式削减,正加速重构亚太供应链的物流路径。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密制造与消费电子的空运新机遇
根据深圳海关数据,2025年一季度深圳口岸对RCEP成员国空运出口额同比增长18%,其中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为主力。
RCEP框架下,日本对华出口的“光刻设备用超高压汞灯”关税从6.5%降至5.8%,叠加中国对东盟国家“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总成”进口关税取消,形成双向降税通道。
这一变化促使珠三角电子企业将高价值元器件生产环节向越南、马来西亚转移,同时通过香港—大阪空运专线实现“半日达”精密组件补给,单票物流成本降低12%
更具突破性的是原产地累积规则的应用。
以中韩联合生产的OLED屏幕为例,韩国提供的驱动芯片与中国组装的玻璃基板可在RCEP区域内累计计算,使整体区域价值成分突破40%门槛,直接享受东盟成员国5%的关税优惠。
这种模式正推动长三角至马尼拉的空运货量激增,2025年3月上海浦东机场对菲律宾电子元器件出口量同比提升37%
生鲜冷链与医疗物资的时效红利
RCEP生效后,东盟国家对华出口的“鲜或干腰果”“冷冻热带水果”等农产品关税归零,催生跨境冷链空运新模式。
泰国—郑州航线通过“预冷包装+温控货舱”组合,将榴莲运输损耗率从8%压降至2.5%,配合郑州机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政策,实现24小时通关放行。2025年4月,该航线周班次已从3班增至7班,单架次载货量提升至18吨。
医疗物资领域,中日韩三方关税互惠效应显著。
日本对华出口的“外科植入用镍钛合金丝”关税从10%降至5%,而中国出口至韩国的“CAR-T肿瘤疗法病毒载体”享受RCEP与中韩FTA叠加优惠,综合税率从7.2%归零。这促使北京—首尔生物医药专机每周新增2班次,采用恒温恒湿货舱运输,核心温区控温精度达±0.5℃。
说到最后
RCEP的全面实施,正在将国际空运从“通道服务”升级为“供应链协同工具”。重点关注两点:一是利用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区域生产布局,二是匹配关税下降周期调整备货节奏。
以上便是本期百运网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有任何国际快递比价的服务需求,百运网提供了免费的智能实时比价服务,助您节省更多的物流成本。
本文所述关税政策及市场数据均基于各国官方公告与公开报告,具体执行细则以海关最新通知为准,跨境运输方案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定制。